”窗外,更鼓五聲。
陸衍立在宮墻下,仰頭望那一點燈火,直到燈熄,才轉身離去,他走得很慢,把每一步都刻進夜色,像是在不舍。
次日卯正,金鑾殿。
百官山呼剛畢,鎮北侯魏蒼手捧奏折出列,聲如洪鐘,“臣鎮北侯魏蒼,奏請陛下。
”“鎮北軍自今日起,只奉天子令,不奉虎符,三軍將士,愿為陛下鞍前馬后,死生不計!”殿內嘩然,群臣面色各異,低聲議論紛紛。
沈昭端坐龍椅,垂落的冕旒遮住了她眼底一閃而逝的笑意。
老狐貍,最后還是上套了呢。
有朝臣壯著膽子偷偷看陸衍,見他面無表情,看不出情緒,又偷眼去看定遠云中二軍的將領,二人皆是面色難看。
魏蒼此舉,很顯然是在表明,他此后便站在沈昭這邊,而非陸衍。
有人嗅到不尋常的氣息,只垂眸靜待。
丞相嚴琢微微瞇眼,站了出來,聲音平靜,“陛下,臣以為魏大人此舉有所不妥。
”高座上的沈昭敲龍椅的動作一頓,心里輕嘖一聲,眼睛緊緊盯著嚴琢,似笑非笑,“哦?那嚴愛卿不妨說說看,有何不妥。
”沈昭知道,嚴琢是支持陸衍的那方,且作為文臣之首,門生眾多,朝堂上的話分量很重,此人的立場對她極為不利。
嚴琢掃了眼身邊站著的魏蒼,幾不可察地嗤笑,“自古以來,軍都是認符不認人,陛下才弱冠,不明白這點臣等可以理解,倒是魏大人,難道不懂這個規矩?”“而且陛下如今年紀尚輕,不熟悉軍事,決策難免會出差錯,細想下去,若未來陛下的決策出了錯,歸根到底是魏大人的責任啊。
”沈昭眉心一抽,心里暗罵一聲嚴琢不愧浸yin官場多年,說話一套一套,聽起來好像誰都沒罵,又好像誰都罵了。
罵她自以為是,罵魏蒼愚蠢站錯了隊,又似威脅似勸告魏蒼,以后但凡有什么差錯都是他背鍋,不若再好好想想。
魏蒼沒說話,正在僵持時,一道如沐春風的聲音響起。
“嚴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臣有本啟奏。
”緋袍曳地,蘇逸之上前兩步,步履從容,他先朝沈昭一揖,再側身向嚴琢微一頷首,唇角含笑。
“嚴大人方才所言,臣聽來有幾處疑惑,斗膽請教。
”嚴琢微微瞇眼,撫須不語,只以目光示意他繼續。
“其一,虎符乃死物,生而只為天子號令,因而認虎符與認陛下,本就是殊途同歸。
”蘇逸之向來溫潤的眼底閃過一絲寒芒,“但嚴相卻將二者對立,臣斗膽問一句,可是有人想讓三軍只知虎符,而不知有天子?”殿內霎時一靜。
蘇逸之從頭到尾沒有點出那人是誰,但誰不知道虎符在陸衍手上,誰聽不出來他是直接把矛頭指向了陸衍?陸衍自然聽懂了蘇逸之的言外之意,他立在群臣之首,一言不發,眸色卻深似寒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