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盒里仍是那三樣,桂花糖藕、椒鹽小魚、一盞盛在小盅里的青梅粥。
藕片切得極薄,糖漬一夜,入口即化。
小魚不過兩指長,用慢火焙干,焦黃酥脆,辣味浸透骨子。
粥里放數枚去核的青梅,淡酸里帶了一點回甘。
“娘娘生前就愛吃這些小食,老奴年年做,陛下也同娘娘一樣,嗜甜又嗜辣。
”乳母把玉箸遞到沈昭手里,滿臉都是懷念與慈愛,“娘娘已離去數年,還望陛下顧好龍體,莫要憂傷過度。
”三樣小菜,與往年一模一樣,每年都沒變過,掌勺的人也從沒變過。
近來沈昭安插在朝堂里的人漸漸多了,最早的那幾個人地位爬得更高更穩,她明顯的放松了些許。
“今日勞煩乳母。
”沈昭一下朝便換了衣裳,只著一身素青便服,發間無珠翠,腰間無佩玉,連平日不離身的照夜也留在寢殿。
她接過筷子,指尖微微發白,坐得筆直,小口小口地吃。
乳母今年難得多話,在一旁絮絮叨叨,“娘娘在時,總跟老奴說藕要蒸得軟,魚要焙得透,青梅得挑最青的,老奴今年都照做,一樣沒敢差。
”話到最后,她聲音哽咽,沈昭沒抬頭,只輕嘆,“乳母,夠了。
”乳母亦是輕嘆一聲,眸色復雜,“是老奴失言了。
”三碟小菜不多,沈昭很快便放下筷子,看向照顧了自己多年的乳母,“朕沒有怪罪的意思,乳母與母后情誼深厚,母后也不會希望乳母傷春悲秋。
”安撫完乳母,午后的日頭毒得晃眼,蟬聲嘶鳴。
御書房內,沈昭強撐著批完一本折子,額角已沁出冷汗。
心口的老毛病又開始作祟,像有鈍刀子在肉里不停翻攪,她攥緊朱筆,指節泛白,卻咬牙不肯呼痛。
內侍躬身進來,手上捧著一只冰鑒,揭開蓋子,里頭是一盤荔枝甘露糕,晶瑩剔透,碎冰襯著薄荷葉,涼氣撲面。
傳話的小太監垂眼,“陛下,這是攝政王送來的,說今日悶熱,怕陛下胃口不好。
”沈昭怔了怔,指尖在糕面上停留片刻,終究是拾起一塊,咬下一口,甜中帶了些恰到好處的酸,沁人心脾。
吃了兩塊,心口的痛感讓她再沒有胃口,只命人分賞下去。
沈昭也覺察出了些不對勁,按理來說,心疾不會發作得如此頻繁,也從來沒有到現如今難熬的地步。
但沉璧把脈什么也沒看出來,她到底是沒有多想,只當是秋獵這塊石頭壓在心上,她緊張了。
云中定遠二軍,這段時間她也想辦法試探拉攏,只是那兩個老東西總是諢科打插混淆視聽,她有心無力。
雖然陸衍嘴上答應過要讓云中定遠二軍歸順她,但沈昭從沒信過,也沒寄希望于他,她歸根到底,還是想自己出手。
看完折子,她疲憊地揉了揉眉心。
入夏,江南多暴雨,多處大壩決堤,水患頻發,百姓流離失所,折子早就像雪花片一樣飛到了御案上。
治水需要銀,戰事需要銀,秋獵需要銀,處處都要銀子,但國庫卻并不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