礫巖狂喜,終于能替換掉老舊的單兵動力外骨骼了。
之前cz-103b型人形機甲碾壓般的場面,讓他到現在都心有余悸。
如果不能升級下單兵裝備,下次碰到,肯定還是被虐的份兒。
解鎖積分需要600分,礫巖想都不想便下單了。
“解鎖成功,剩余積分6350分。”
礫巖趕緊點進去看了看介紹。
這是一種定位于近戰的包覆式戰甲,分為神經感知層、動力輔助層和外部防護層三層。
神經感知層的基材,是一種柔軟的親膚材料,上面布滿了數萬個微小的神經感知單元,用于接收腦部和肌肉神經電信號,經過處理后,實時向動力輔助層提供運動指令。
動力輔助層的原理與單兵外骨骼的液壓系統完全不同,它采用了類似仿生肌肉一類的復合材料,用電力驅動材料進行伸縮,其力量是普通肌肉的數十倍。
另外這種復合材料還具有無與倫比的柔韌性,可以很好地貼合人體輪廓,并能對外界沖擊實現良好的分散和吸收作用,吸收后的能量會通過勢能轉換成電力儲存在供能系統中。
真正實現了一邊挨打,一邊發電。
最外層的外部防護層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用于抗御外部打擊,耐高溫、穿刺、切割、沖擊,而且重量很輕。
最神奇的,是這層保護層的內襯里,埋藏了數百萬個納米機器人,可以對防護層的損傷進行快速修復。
這也注定了這件戰甲的制造過程非常麻煩,而且價值不菲。
唯一的遺憾,是戰甲并沒有配置力場護盾,可能系統認為如此強悍的防御和修復能力不需要額外的護盾。
礫巖腦海里,浮現出cz-103b型人形機甲那魔法般,能將子彈、彈片、利刃甚至沖擊波消解的護盾。
要是能加上這樣一個護盾,就完美了。
至于武器系統,作為近戰型戰甲,配備的是雙手等離子光刃。
刀刃為陶瓷材質,長15厘米,平時收納在手腕處的刀鞘處,需要時彈出。
刀刃內部和基座內置電弧,可以對流經其中的氦氣進行加熱和等離子化,之后便可在刀刃前端形成一道1厘米厚,40厘米長的等離子體射流。
射流的溫度一般在1000萬度左右,這個溫度,能夠輕松的燒蝕和切割各種裝甲材料,說是無堅不摧,一點都不夸張。
整套戰甲的能源系統,是兩臺互為備份的三級小型聚變反應堆,安裝在戰甲的背部,同時還有一套扁平化的超導線圈用于儲能和限流。
全部看下來,礫巖只有一個感受,太t復雜了。
制造一套這樣的護甲,估計需要的時間,和造一艘“甜筒號”飛船差不多了。
而且造價肯定不菲,礫巖算了算,只能先搞三套,給銥、蕓和玥影各一套。
自己這個半吊子,就不浪費資源了。
說干就干,礫巖馬不停蹄趕回工作室,正要打印圖紙,忽然想起銥和蕓歲數都變小了,以前的身材數據肯定用不了了。
喜歡星際:你要用機械之心系統泡妞?請大家收藏:(。aiwx。)星際:你要用機械之心系統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