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腿顫抖不已,竟無言以對。
“原來如此,老太太竟出身宮廷,難怪知曉李建設玉佩的來歷?!?/p>
“沒想到我們多年與一位宮廷中人共處一室?!?/p>
“不知她昔日宮中何職,若是丫鬟,恐難知曉李大太監諸多事宜?!?/p>
“我料她在宮中地位不菲,否則何以如此刻薄,仿佛眾人皆欠她一般?!?/p>
“我曾疑惑,這老婦嗅覺何以如此敏銳,一嗅便知鄰家佳肴,原是宮中經歷,難怪見識廣博?!?/p>
“這老東西享福半生,老來還貪圖我們的肉食,上次我家半只雞被她吃了,怎會有如此可惡之人?”
“她還常以長輩自居,我們可沒這種出身舊官僚的祖宗?!?/p>
“更何況是舊官宦中的野豬皮一族,這種人早該被淘汰?!?/p>
住戶們情緒激動,回想起聾老太在院中的惡行,個個咬牙切齒。
念及聾老太年邁,否則換作年輕人,他們早已動手。
“李建設,我認為你的看法有誤?!?/p>
“我記得你家同樣是三代為雇農,照你的邏輯,老太太身為雇農不應知曉玉佩來歷,那你身為雇農后代,這玉佩又從何而來?”
“莫非,你與李公公的關系更為深厚?”
“是他直接贈予你家祖輩的?”
易中海自以為揪住了李建設話中的漏洞,大笑問道。
李建設瞪了他一眼,不屑地回答:
“我家三代雇農的身份確鑿無疑,與聾老太不同,她的來歷無人知曉?!?/p>
“至于玉佩,是因我母親曾為士兵編織草鞋,一位士兵班長為感謝她,贈予了這塊玉佩及其背后的故事?!?/p>
“那士兵說,玉佩是他曾祖父所留,自己從軍生死未卜,故將玉佩托付給我母親保管。”
“所以,嚴格意義上,玉佩并不屬于我,只是我們暫時代那位下落不明的士兵保管?!?/p>
編織草鞋?
這話聽起來頗為熟悉。
易中海仍不甘心:
“這也不能證明老太太就是宮里人,你能從他人處得知玉佩來歷,老太太為何不能?”
李建設笑了,指了指老太太的腳。
“易中海,你看仔細,這雙腳像是勞動人民的腳嗎?”
易中海低頭審視,瞬間如遭雷擊。
聾老太的雙腳宛如三角形的粽子,比孩童的腳大不了多少。
這便是舊時的陋習——裹腳所致。
盡管非宮中女子才可裹腳,但裹腳后行動不便,更無法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