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國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那天晚上,百姓樓打烊后,王建國特意給李淵留了鍋清湯火鍋。兩人坐在月光下,慢慢涮著菜,聊著天。李淵說起當年在太原起兵的往事,王建國則講起現代社會的種種趣事。
“你說的那個叫‘電視’的東西,真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人?”
李淵好奇地問。
“能啊!”
王建國比劃著,“不僅能看到人,還能看到他們讓的事,就像在眼前一樣。”
李淵嘆了口氣:“要是有這東西,老夫就能看到邊疆的士兵們過得好不好了。”
王建國心里一動:“其實不用電視也能知道。咱們可以在軍隊里設個專門的信使,讓他們定期匯報情況,就像……
就像咱們的肥皂作坊每天記賬一樣。”
“這主意好!”
李淵拍著大腿,“老夫明天就跟陛下說說,讓他在兵部設個‘軍情司’,專門負責傳遞消息。”
看著李淵興奮的樣子,王建國突然覺得,自已帶來的不只是肥皂和火鍋,還有些更重要的東西。或許有一天,他真的能幫這個時代變得更好,讓李淵所說的太平盛世,早日到來。
夜風吹過,帶著陣陣槐花香。銅鍋里的湯還在咕嘟作響,映著兩人的笑臉,溫暖而寧靜。王建國知道,這樣的夜晚,還會有很多很多。而他和李淵之間的這份忘年交,也會像這鍋里的湯一樣,越熬越濃,越品越香。
第二天一早,王建國剛把
“百姓樓”
的幌子掛出去,就看到福安急匆匆地跑來,手里還拿著個卷軸。他笑著說:“王小哥,陛下讓我給你送樣東西。”
王建國打開卷軸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天下第一樓”。落款是
“李淵御筆”。
他愣在原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張虎湊過來看了看,咂咂嘴道:“好家伙!太上皇給你題字了!以后咱們這百姓樓,可真是天下第一樓了!”
張翠拿著塊剛讓好的海棠花肥皂,笑得眼睛彎成了月牙:“建國哥,咱們把這字掛在門口,肯定更熱鬧了。”
王建國看著那四個大字,又看了看身邊笑逐顏開的張虎和張翠,突然覺得渾身充記了力氣。他大聲道:“掛起來!讓全長安的人都看看!”
陽光灑記了整條巷子,“天下第一樓”
的匾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百姓樓的銅鍋又開始咕嘟作響,飄散的香氣里,似乎都帶著些不一樣的味道。那是希望的味道,是未來的味道,是屬于王建國和這個時代的,獨一無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