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夫人喜歡,做下人的自然不敢多問半句。回來后第一件事,便是命這些羌奴都去洗頭淋身,干凈后換上漢人的衣物,每人給發了一雙鞋。隨后帶去吃飯。每人發兩個餅,粥不限。
等羌奴們吃完了飯,管事就去問小喬,預備讓這些羌奴做什么。
小喬也不知道需要他們干什么。起先在集市里買回來,純屬沖動型的消費。見管事問完了話,等著自己吩咐的樣子,就說,先問問他們自己,想走的就讓走,不許強留。
管事傻眼了。
原來夫人沒事花錢買了這么多的羌奴,就是為了放著玩兒的。
也不敢問什么,轉個身,叫了個會說羌語的,真去問了。
哪些羌奴起先不敢相信自己交上了如此好運。先被順利買走,不但穿上了衣服鞋子,還吃上了一頓飽飯。本以為已經夠好了,沒想到現在,那個年輕夫人竟然還放自己走了。
一開始沒人相信。都面面相覷。后來確定是真的,走了十幾個人,最后還剩下一半,不肯走了,說是回去也沒有家人了,而且路途迢迢,未必就能活著回到湟水一帶,只想留下來服侍夫人。男子十二個,女子兩名。都很年輕。
管事見人趕也趕不走,再轉個身,又去稟了小喬。
小喬想了下,讓男的暫充雜役,女的干漿洗。實在沒事兒就閑著好了,等她想起來再用。
然后又吩咐了一聲,讓都安排在外院,不許入內院。
這也是出于安全考慮。畢竟,雖然她對這些羌人沒什么惡意,但保不齊別人會如何打算。
最后剩下那對姐弟。小喬吩咐管事,讓給安排一個單間住,再請郎中過來給少年治傷。
管事一一應下。
幾天之后,羌人少年的傷已經好了不少。
他自稱單名爰,再次來向致謝。望著小喬的時候,雙目亮晶晶的,充滿了感激之色。
那天他臟乎乎的,小喬只留意到他有一雙生的清亮的眼睛。沒想到洗干凈了,換上整齊衣衫,模樣竟十分齊整。
羌人男子為紀念祖先,習慣披發,于額頭橫一抹額。
這個名叫爰的少年,黑發披肩,皮膚雪白,站那里如一桿修竹,若非額頭眼角還帶青腫痕跡,竟然有點阿弟喬慈十二三時候的樣子。
小喬更覺親切和喜歡。
只是越看,越覺得他和這個羌女不像是親姐弟。
若非親姐弟,那么一起被掠賣,則必有隱情。
但她也不方便追問。
何況,當日買下他也只是一時沖動,她并不想多打聽別人的隱情。便笑道:“你沒事了就好。當日那些和你一起來的人,有些已經走了。等你養好了傷,你若想走,自管離去便是,我不會阻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