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道決定自己心法,自己的心法決定自己跟天地靈氣溝通之后會在氣府中中產(chǎn)生什么樣的氣。
譬如李云淼修行的《太初錄》,師父白道明稱其為小白書。
他自己修行的功法似乎是白道明研制的,自己和師父都叫小黑書。
這都是心法,決定著各自的氣是什么氣。
而氣法,分作兩種,運氣之法和煉氣之法。
煉氣之法和心術(shù)息息相關(guān),簡而言之就是提高靈氣和自己的氣的轉(zhuǎn)化效率。
像蘇落和李云淼的氣都相當特殊,李云淼就有專門的淬氣之法。
運氣之法是用氣的基礎(chǔ),如何運行自己的氣。
簡單的例子就是以氣擬物,復雜的話就很復雜了。
同樣的陣法或者符箓,用不同的運氣之法也會有不同的效果。
李云淼的純鈞劍氣有時候劍意如火,有時候劍意似水,這就是運氣之法的運用。
不過無論是煉氣之法還是運氣之法一般都和心法相配,否則在心法和氣法上會有沖突。
仁義之劍如何能夠斬出帶著血腥殺意的劍氣?
像李云淼這種會很多的是例外。
氣法和心法相輔相成,能夠錘煉人的神識。
這“三法”之中的陣法,和“三術(shù)”之中的符術(shù)是相似的,屬于是身外術(shù)。就是自己學到的本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的,但是至少每個人都了解一些。
而武術(shù)大部分是體修專練的煉體之術(shù)。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劍修、刀修等專修靈器之氣所用的劍法和刀法之流也算在武術(shù)之中,并不屬于仙術(shù)一列。
譬如“斷水刀”屬于是一種武術(shù),而非仙術(shù)。
與體修相對的則是魂修,他們大多都專練陣法或者符術(shù),因為這兩者都是需要強大的神識來催動的。
符術(shù)自不必多說,符箓之術(shù),鉆研此道的大多都是魂修。
至于這最后一個仙術(shù),能講的就相當多了。
仙術(shù),不僅僅包括靈修使用的各種術(shù)法,蘇落的“濁血殺”,太清門會用的“太上玄清訣”,都是仙術(shù)。
仙術(shù)的定義還包括體修的成體之術(shù)。
譬如不動閣,他們的心法便是《不動明王心經(jīng)》,而修行的仙術(shù)就是他們的“不動明王身”,修行的武術(shù)便是他們錘煉身體強度的煉體之術(shù)。
不過因為他們的老祖將這一門從佛門之中脫離出來了,成了獨立的體修門派,所以他們都講究一個“心中有佛”便是。
倒是沒有佛門那么多的清規(guī)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