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比劃了一下葉璟的腦袋,看著他短了一些的褲腳和衣袖,驚奇地說道:“阿璟,你長高了啊?”
葉璟眨了眨眼,“真的嗎?難怪我今天感覺衣服好像有點小了,我以為是我胖了。”
今天中午吃的是燜芋頭、溜肉段、炒青菜,炒肉片和燉得軟爛的豬尾排骨湯。
吃完飯,楊凝叫著任氏帶著自己和葉璟去鎮上的學堂辦個入學。
任氏好奇道:“不是說要去縣里想求知學院上學么?”
“對,但是縣里的學生年紀比葉璟大多了,會的也多,我怕葉璟就認幾個字,跟不上他們。”楊凝說出自己的想法。
“正好還有七日才去縣學書院,不如先在鎮里的學堂趕驢上磨,讓葉璟先學幾天。”
任氏想了想:“也行,這幾日我們也要去魚莊,璟兒在家里好好讀書,也不必與我們跑動。”
鎮里的學堂看似有兩家選擇,但對于她們而言,只有單選,那就是沒有葉家人供職的問學蒙館。
任氏帶著楊凝和葉璟走家后門的小路,就過了幾個小折的轉彎,居然就到了問學蒙館的門口。
任氏道:“以后你就自己走,走這里上下學,來回也就一盞茶的時間。不過此處與前街不互通,若要買東西,還得往前街走。”
蒙館的大門開著,此時里面空蕩蕩,很安靜。
應該是學生都下學回去吃飯了。
一個留著髯須的男子走了過來,不著痕跡地打量了一下三人,抬手笑道:“可是來給小子報名啟蒙的?”
任氏頷首回禮:“正是。”
“哦——快,里面請。”男子前頭帶路,“不知娘子怎么稱呼?”
“我姓任,這小子叫阿璟,不知先生怎么稱呼?”任氏隱去了葉璟的姓氏。
幾人到一間大書房坐下,書房中還有兩位先生,年紀看著和眼前的男子差不多,拿著紅筆勾勾圈圈,應該是在批改作業。
楊凝仔細觀察。
“先生,我們打算先在您這兒讀個十日左右,您看可以嗎?”任氏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一吊錢。
看著桌上的銅錢,徐夫子和善地笑了笑:“任夫人,在下姓徐,您稱我為徐夫子便好。讀十日……十日怕是學不到什么,為何只讀十日呢?”
任氏:“實不相瞞,我這小兒天資聰明,我前幾日教他《千字文》、《千家詩》,如今未過七日便已經全文背會了,婦人想著,子系好讀書,不能在此小地耽擱,準備帶去縣里尋個學堂讀書了。”
此話一出,在座的三人都立刻抬頭看向葉璟,那徐夫子更是好奇:“竟有如此天才?可容我考教考教?”
任氏微笑頷首,看向葉璟。
葉璟瞬間緊張地抿嘴,脊背挺直,硬邦邦地說:“請先生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