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在張彪這個副科級干部調動的具體問題上固執己見,不僅徒勞無功,而且顯得極其不識時務。
他終究只是僵硬地點了下頭,從牙縫里擠出兩個字:“同意書記決定?!?/p>
“看來同志們認識非常統一,思路非常清晰,”江昭寧的聲音平和而具有穿透力,“那么,張彪交流任職的事,就算定下了?”
“組織部門會后按程序辦理吧。”他用的是陳述句而非疑問句,宣告著最終的裁決。
“是!”周明清馬上應答道。
“至于剛才提到的那‘兩個調研員’問題,”江昭寧端起茶杯,輕輕用杯蓋撇了撇浮沫,聲音變得更加溫和,如同閑話家常,“這是好事,是對我們班子同志們長期辛勤工作的一種‘階段性認可’。”
在座的有資格競爭的常委心臟再次不約而同地加快跳動。
“具體的人選嘛……我個人認為,在聽取大家合理建議的基礎上,尊重民主集中制。”
“要本著對組織、對同志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醞釀,慎重研究。”
他的目光變得深邃,“當然,前提是相關同志必須在各方面都符合條件?!?/p>
“這事情不著急,會通盤考慮。”
他巧妙地再次把選擇權和決定權圈回到自己手中,同時也釋放出一個信號:接下來的競爭,是“充分醞釀”“慎重研究”下的競爭,最終決定權在他江書記的“通盤考慮”之下。
這是一個需要各顯神通去爭取、但也必須在他設定的框架內進行的游戲。
他沒有給出任何承諾,甚至沒有提任何具體的名字。
但在座的七位“潛在候選人”,在聽到“尊重民主集中制”“聽取大家合理建議”這些官場套話時,人人內心深處已經燃起了熊熊的希望之火。
不少人已經在琢磨散會后該如何“適當地”、不著痕跡地向書記“匯報思想”“爭取指導”了?
江昭寧最后說了一句,“大家還有什么話嗎?沒有的話,五人小組成員留下來。”
“其他的同志散會!”
空氣中仿佛響起夾雜著輕微的椅腳挪動聲和紙張窸窣聲。
超過一半的常委紛紛起身離去。
段顯輝戎裝筆挺,向江昭寧微微頷首示意,大步流星地離開。
他對地方事務的“超然”姿態,此刻顯得尤為突出。
門在身后輕輕合攏,隔絕了外界的喧囂。
偌大的常委會議室,瞬間變得空曠而私密,只剩下五個人。
五人小組會,它不是法定的決策機構,卻是縣里權力金字塔最核心的尖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