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小組會,它不是法定的決策機構,卻是縣里權力金字塔最核心的尖頂。
它存在的意義,在于縣委書記需要在重大事項提交常委會表決前,與最關鍵的四位成員——掌握政府運行的縣長、協助書記抓全面工作的專職副書記、手握干部監督利劍的紀委書記、執掌干部人事大權的組織部長——先行“碰頭”“醞釀”、“統一思想”。
其特殊性在于,這五人占據了縣委常委的近半數,通常11人常委中占5席,且囊括了最核心的權力節點。
武裝部長是戎裝常委,部隊建制,地方工作的參與程度很少,一般的問題不會表態。
重大的問題絕對會與書記保持一致。
當這五人的意見達成一致,尤其是在縣委書記主導下達成一致時,在后續的正式常委會上,幾乎就意味著定局。
五人小組會統一的事項,在常委得到通過是正常,不通過反而是不正常。
這是需要書記親自反思掌控力是否出問題的信號。
因此,這個范圍更小的會議,因其討論議題的極端核心性和對最終決策的實質性影響,在體制內被高度關注,被稱為“常委中的常委會”。
人數越少的會議,決定的事項就越重要!
周明清臉上堆滿了笑容,那是一種混合著親近、恭維和試探的表情。
他身體微微前傾,聲音帶著恰到好處的熱絡:“江書記,還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議?您指示。”
江昭寧臉上沒什么表情,眼神掃過留下的四人。
“都坐吧,坐近點。”江昭寧沒有多余的客套,直接在主位發話。
其他四人依言重新坐下,五人的位置形成了一個更緊湊的小圈。
劉世廷的表情緊繃著,眉頭微蹙,嘴唇抿成一條直線。
剛才在大會上被釜底抽薪的挫敗感還未完全消散,此刻被留下開這個小會,讓他本能地警惕著下一個“炸彈”。
江昭寧開口了,聲音平穩,帶著一種敘述事實的冷靜,“昨天我到我們東山城里轉了一圈。”
這句話平平無奇,卻讓在座四人的神經都稍稍繃了一下。
縣委書記一個人去轉悠?
這很能說明問題——他在用最直接的方式觀察民情,而且顯然看到了不滿意的畫面。
“街道上,商場邊,小區附近,人流密集的地方,”江昭寧繼續描述,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很少能看到著裝整齊、巡邏執勤的治安民警。”
“人民群眾的見警率,太低了!”
“老百姓走在街上,有什么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