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離去。
劉志剛接著進來了。
“江書記,”劉志剛的聲音不高,在這寂靜里卻異常清晰,帶著謹慎斟酌的意味,“您身邊聯絡員的事……現在怕是真得考慮起來了,千頭萬緒,總需要人時時搭手照應。”
“聯絡員”三個字,在體制內,尤其是在縣級層面,是個心照不宣的微妙稱謂。
明文規定縣級領導不得配備專職秘書,但紛繁復雜的工作、千頭萬緒的聯絡協調、堆積如山的文件材料,沒有一位得力的助手,簡直是寸步難行。
于是,“聯絡員”應運而生,承擔著秘書的幾乎全部職責,只是換了個合規的外衣。
大家私下里,依舊習慣性地稱之為“領導專職秘書”。
這幾乎是基層運作中一個公開的秘密,一種基于現實的變通。
江昭寧放下茶杯,目光投向劉志剛。
他當然知道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一個貼身的聯絡員,不僅僅是處理文件、安排行程那么簡單。
他是領導的耳目延伸,是信息的過濾器,是決策的初步加工者,甚至某種程度上,是領導意志傳遞的第一道橋梁。
這個人選,必須慎之又慎。
劉志剛將那疊資料輕輕放在江昭寧面前暗沉光潔的桌面上,動作流暢自然,顯然已是深思熟慮。
文件攤開第一頁,簡潔的照片下方列出人名與崗位。
林夕的履歷夾雜其中,顯得不新不舊,照片上的年輕人鼻梁筆挺,目光沉靜卻有股不容置疑的力量穿透紙背。
“我看林夕就不錯,細心周到。”江昭寧想了一下道。
“對,林夕。”劉志剛點頭,“小伙子在辦公室工作五年了,能力很全面。”
“做事非常細心,安排工作井井有條,考慮問題也很周到細致。”
“舉個例說,上次省里臨時通知的緊急調研接待,時間緊任務重,就是他牽頭協調,從路線規劃、會場布置到材料準備,每個環節都摳得很細,連備用雨傘的數量、領導可能的口味偏好都考慮進去了,最后完成得很圓滿,沒出一點紕漏。”
“確實是個心細如發、辦事穩妥的人。”劉志剛的語氣里帶著對林夕工作能力的認可。
江昭寧聽著,手指又無意識地輕點桌面。
細心周到,這是聯絡員的基本素養。
他“嗯”了一聲,示意劉志剛繼續說下去。
劉志剛臉上掠過一絲極其復雜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