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聚什用坐在上首,邀幾人坐在身邊,道:“道長請看,我等這族中之會,也還熱鬧吧。”
褚博懷道:“如此多年輕人,確是熱鬧非凡。”
阿聚什用道:“這是我族的女兒節,今日這大街之上,都是年輕人,只要是未曾婚配,都能上去。女孩家背著竹簍,假裝賣東西。男孩們若是看上了哪位姑娘,就上前搭訕。女孩家要是看他不錯,便答應賣他。兩人便攜手離開大街,另尋一處談情說愛。”
宋源寶道:“有趣有趣。”
阿聚什用笑道:“我看三位都是年輕有為,英俊不凡,若是下去定將最漂亮的姑娘都搶了去。三位可要下去試試么。”
蕭平安、林子瞻連連搖頭,宋源寶嘆氣道:“可惜我還要練功,不能娶老婆。”
早先道教不僅不禁婚配,不禁葷食,也無出家一說。南宋王嚞創立全真教,才開始有禁食葷食。禁婚配,相傳要到金元之時,才有丘處機創立傳戒,道家始有出家之說。
南宋時期,全真教多在北方活動。南方道派則首推龍虎山正一道。金丹派南宗,還有茅山宗、太一道、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等。
而當時武林中如衡山、泰山、華山、昆侖、恒山、峨眉等等,各家雖也自稱道派,卻更多是以武為主,道人身份多半不純。與以傳播道義,以符箓、丹藥、齋醮科儀為主的全真教是截然不同。
少林寺雖以武稱道,派中弟子卻也精研佛法。而武林中的道家,卻多半在道義上涉獵甚少。蕭平安和林子瞻在衡山多年,兩人連《道德經》也未看過。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也有受戒一說,乃是以燃香在頭頂燒出疤痕,稱為“燒香疤”,又稱“戒疤”。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十二點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薩戒”。在家眾多于受菩薩戒日的前夜、燒戒疤于手腕,出家眾的戒疤多燒于頭頂。但戒疤也是元朝才有,相傳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于頂,指為終身之誓,后來此事才逐漸演變成慣例。
眾人說說笑笑,看街上年輕人嬉鬧,大街上熱鬧非凡。不斷有異鄉趕過來的年輕人加入進來,也不斷有男男女女相攜離開。
褚博懷既然愿意留下,也不急躁,跟阿聚什用聊些北方的見聞。
轉眼已是太陽落山,突然街上來了一頂轎子。此時街上年輕人多半已經結對,只剩下寥寥幾十人,這轎子顯得甚是醒目。樓上幾人也忍不住去看。
那轎子行到一半,突然停下。轎夫掀開簾子,一個年輕女子搶步出來,口中怒道:“莫要碰我,這是什么地方?”那女子容顏極美,一身淡黃衣衫,竟是水靈波。
喜歡無雙群俠傳請大家收藏:(xiake)無雙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