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平安道:“好看是好看,你在頭上頂個蠟燭,萬一把頭發燒著了怎么辦?”
沐云煙深吸口氣,心道:“這就是個傻子,你不要理他,今天開心的很,不要壞了心情,一定要忍住,忍住。”
上了大街,一路之上,沿街商鋪都挑著長長的花燈。
此燈叫做“燈槊”,乃是以碗口粗的毛竹制成,削去枝葉,頂端破開,破成十六根或是二十根細條,細條與細條兩兩對接,壓成一個中空的圓球,在圓球中央插一盞蠟燭,外用鐵絲固定。
這款燈煞是簡單,但勝在整齊劃一,高高挑起,遠遠望去,整齊劃一,連成一片,似天兵持戟,也甚是壯觀。
上元節鬧花燈之時,朝廷府衙出面,各家商戶都要出錢,這燈槊也是官府雇匠人統一打造,商戶只需出錢即可。
四處可聞爆竹之聲,更是有煙花到處綻放,一片祥和喜慶。
走了幾步,身旁行人漸多,多半都提著花燈,興高采烈,都朝一處去。
各地燈會,都會有一條主路,乃是城中最寬最大最長的街道。除了統一的燈槊,主街道兩旁商戶各顯其能,都要費勁心機,搭起燈棚,扎出彩燈,游人便在其中往來觀賞。
一些大富人家,還會包下路邊的酒樓,帶著家人朋友一起看燈。
街上還搭有高臺,有各地的戲子藝人表演,處處歌舞不絕。更有youxing的花燈隊伍,一樣是商家富人出錢,組成燈隊,來往招搖。
一城之民,傾城而出,皆錦衣華服,笑逐顏開。當真是錦繡襄邑,羅綺朝歌,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越走身邊人越多,蕭平安三人已經裹入人群之中。行不多時,已聽見前面鑼鼓喧天,絲竹樂耳,走不多遠,已經到了大路。
只見大街之上,燈火通明,照的如同白晝一般。游人摩肩接踵,到處是炫彩花燈,燈槊、絹燈、鏡燈、字燈、水燈、龍燈、鳳燈、走馬燈,琳瑯滿目,叫人目不暇接。
宋時一年之中,最熱鬧,最盛大,最隆重的,不是春節,而是元宵燈會。
這一日不管男女老幼,窮人富人,無不歡歡喜喜過節,忘卻煩惱,笑逐顏開。
要說不喜歡燈會的,整個大宋可能就毫無情趣的司馬光一人了。他家夫人元宵想去游燈會,司馬光奇道:“家里不也有燈嗎?為什么非要去街上看?”
夫人道:“不光是燈,也能看游人啊。”
司馬光只覺不可理喻,道:“看人?家里沒人嗎?難不成,我是鬼嗎?”
不是這位司馬相公刻薄,而是他真是這么想的。
喜歡無雙群俠傳請大家收藏:(xiake)無雙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