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放說話一直隱隱對玄天宗不利,此際玄天宗陣中一人自覺抓了馬腳,笑道:“哈哈,學堂,你莫不是瘋了,找些打鐵、賣藝的,也敢開學堂,斯文掃地。你干什么不找幾個婊子,再尋些黃花閨女去教,學成了,老子肯定沒有結束,請!
而且這些學徒學成都是為朝廷工坊效力,并不會流入民間。
丁常任沉吟道:“只對臨安窮苦百姓,所學也不必精到,能快速出師為宜,出則為庶民所用。庖廚、鐵匠木工也可為師,這倒也是新鮮。”
林醒沐回頭道:“孫老,你看如何?”
身后一老者搖頭道:“所謂藝不輕授,咱們這些行當,若人人都會,還值什么錢。”
說話之人名叫孫卿,也是臨安大賈,與臨安城中各大行會都有交情。行會源于隋唐,南宋時,杭州的行會號稱多達“四百十四行”,其中工匠所組織起來的行會,又叫做“作”,有“碾玉作、鉆卷作、篦刀作、腰帶作、金銀打作、裹貼作、鋪翠作、裱褙作、裝鑾作、油作、木作、磚瓦作、泥水作、石作、竹作、漆作、釘鉸作、箍桶作、裁縫作、修香澆燭作、打紙作”等等,分工之細,也是嘆為觀止。
沈放道:“恕在下直言,眼下行會眾多,收個泔水都能搞個行會出來,名為行會,其實就是固步自封,不叫旁人染指。便是自己人不夠用,也不愿旁人來分一杯羹。”搖頭道:“也正是這些行會把持,才叫商家不敷用,百姓不得糊口之業。”
孫卿笑道:“公子想的是好,可惜不懂商賈之道。這一行一業,都有利數,會的人越多,貨物越多,價格就越便宜,反是得不償失。”
林醒沐干咳一聲,道:“我倒是贊同沈公子之見,孫老想是許久沒有出門,眼下臨安城中,確是各行各業都缺人,也是滿街的閑人無事可做。前些日子,我修個書樓,跟木作行的朱把頭打了招呼,也等了半個月才有木工上門。孫卿也不必過濾,我等行事,應求穩妥,不妨先從最缺人的行當入手。至于這其中的尺度,若要行使,自需謹慎。”
陸游沉吟片刻,道:“管子曰,利出一孔,實是大謬。農、工、商相得益彰,方強國力。商賈之道亦然,水漲才能船高。教化不是一日之功,這出來搶飯碗的人也沒有這么多,況且天下工匠奇缺,就算臨安尋不到活計,去了他處,一樣能養活家人。”
孫卿仍是搖頭道:“我怕臨安城這四百一十四行的把頭都不會同意。”
毛彪冷笑一聲道:“這城中行會都歸我鐵掌幫管轄,我等說要做,誰敢不服。”
沈放道:“是,此事官府難為,非貴幫這樣的豪強出手不可。”
霍稚權忽道:“沈兄弟這個法子倒也有趣,我鐵掌幫愿意一試。”他心中早轉了數個念頭,眼下玄天宗搶去的地盤,若想要回,玄天宗定是不肯。玄天宗如今實力強橫,又添了昆侖派這個變數,幫中自也是忌憚。
眼下這姓沈的主意雖是古怪,想想卻也是個法子,我鐵掌幫在此經營多年,豈能比不過他?當下出聲應承。
眾人見霍稚權先行答應,目光都落在大荒落和執徐身上。
這兩人卻是一動不動,兩人面上都有面具,旁人也看不出他們神色。霍稚權知事發突然,這兩人必是在以暗語商量,既肯商量,定有轉機,也不心急,耐心等待。
果然片刻之后,大荒落道:“好,這個比試我玄天宗也有興趣,只是若是辦學,再為這些人尋到事做,令市井少閑人,商賈大興,治下太平,一年太短,最少也要三年。”
鐵掌幫不比長江三十六水寨,畢竟立派百年,根深蒂固,也是塊難啃的骨頭。
喜歡無雙群俠傳請大家收藏:(xiake)無雙群俠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