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偷換軍糧的案子,在京城掀起了軒然大波。
京城百姓這些日子對鄭拓在軍中的傳聞早已盡義憤填膺。
沒想到鄭長平這個奸商,竟然為了那一點點小利將北伐軍的軍糧都換成是帶沙土的,簡直是駭人聽聞。
皇上為了平息民怨,命刑部,大理寺還有督察院三司同審。
畢竟這個案子驚動了朝廷,動搖了大齊的根基,若不是死而復生的沈凌風將軍力挽狂瀾,怕是這一次北伐軍全部折損在西戎騎兵團的彎刀之下,到時候西戎騎兵長驅直下,一路上屠城是免不了的,百姓不知道要遭多少殃。
此時終于有個人帶著他們撥開烏云見太陽。
大家對沈凌風贊譽有多少,此番對鄭拓和鄭家就有多憤怒。
這一次會審的速度很快,也就在7天后定了鄭家的罪。
因為倒賣軍糧的不是鄭長平本人,朝廷對鄭長平并沒有處于極刑。
皇上為了安撫民心下令將鄭家查抄,所有財產充了國庫,鄭長平被流放到嶺南。
判決的文書下到大理寺的獄中時,鄭長平默默坐在潮濕發霉的草堆上。
他此時頭發已然完全花白,那一瞬間再不是意氣奮發的平陽侯,而是一個垂暮老矣的老人。
雖然鄭家闖下了這么大的禍,可鄭長平身上卻沒有絲毫的傷害,連刑具都沒有加身。
鄭長平心里清楚,一定是宮里頭的純貴妃。
他那個心狠手辣的女兒幫他打通了關系,否則按照鄭家這么重的罪,他不死也得丟掉半條命。
判決的文書是大理寺寺丞宋大人親自宣布。
“鄭長平聽令?!?/p>
鄭長平緩緩睜開眼眸,看向了面前的宋大人。
他突然嗤的一聲笑了出來。
“宋大人,有什么話盡管說吧,何必拿喬做樣?!?/p>
宋大人也不理會他,拿出了三次會審后的文書,展開緩緩念道:“平陽侯及其世子鄭拓,貪贓枉法,禍害朝綱,霍亂軍心。”
“即日起,將鄭拓的名字從平陽候府的族譜里除去,奪平陽侯爵位,降為平民。”
鄭長平猛地站起身,死死盯著面前的宋大人:“我兒子已經慘死,而且死的凄慘。你們不說替我兒求個公道,竟然在他死后還要羞辱他,將他從族譜里除名,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