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邵勛巡視廣成澤的時候,三月的七里河畔,一場游藝盛會正在舉行。
邵慎作為太學生、材官將軍邵勛之侄,悄摸摸地混進了會場。
在太學掛名兩年了,也去聽過幾次講學,老實說——不懂。
兩年下來,他只記得了一句話:“絕圣棄智,皈依自然。”
問叔父這是什么意思,叔父只回了句“解放天性”,便沒有再多說。
邵慎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來了一句“什么破課”,再不去上學了。
與其那般浪費時間,還不如在邵園外騎馬射箭、沖刺搏殺來得爽快。反正叔父對他文化上的要求不高:會寫一般的文章就行。
游藝會場內很熱鬧,有人在玩圍棋,有人在玩六博,有人在玩彈棋,有人在喝酒,有人在高歌,有人在射箭……
邵慎一時間看花了眼,差點走不動路。
“這里。”旁邊有人輕聲呼喚。
邵慎猛然轉過頭去,原來是裴十六。
“跟我走。”裴十六低聲說道。
說完,前面引路,邵慎醒悟過來,默不作聲地跟上。
兩人一前一后,很快便來到了七里河畔。
這里聚集了好多大家閨秀,正在嬉笑閑聊。
魏晉以來,對禮教極其蔑視,不但男人放浪形骸,女人也經常拋頭露面,甚至與男子混雜在一起下圍棋、玩六博。
眼前這十幾個士女僅僅只是在品茗聽琴,卻算是比較文雅矜持的了。
邵慎不敢多看,但耳朵一直豎著。
“庾家小妹真的要嫁給邵材官嗎?”有人用驚訝的語氣問道。
“惜邵氏沒有門第,也不夠俊美,不是很般配。”又有人說道。
嗯?邵慎不由自主地抬起頭,悄悄掃視一圈,但見滿眼鶯鶯燕燕,也不知道哪個是“文君”。
他下意識覺得是那個年紀最小的。
沒什么根據,純憑感覺。這里大部分婦人,怎么說呢,和他前幾天在梁縣見到的樂氏差不多,唯有那位小女孩看樣子沒嫁過人。
就國朝而言,一般十三歲就開始出嫁了,十四五歲基本嫁完了,十六歲再出嫁的就少了,十七歲朝廷就要強制婚配了。
你若想尋個沒嫁過人的女子在身邊服侍,大部分情況下只能在十四五歲的人里找。
“邵勛乃越府名將,將來或許還要王妃做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