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走的時間長,安德魯想要和駱清逸說說研究的事情,但是一想到所謂的踏青算是華夏不大不小的活動,便知趣的另起話題,詢問有關圓明園的事情,問為什么稱為“舊址”,他以為只不過是一個什么紀念區域,誰知道駱清逸談起它來如數家珍,從它的誕生到它建筑風格等等說得一清二楚:“后來曾在戰亂中遭到焚毀,是華夏文明史上最慘痛的過往,里面數以萬計的珍寶被掠奪、燒毀,進入舊科技時代,華夏人曾就‘是否修復它’爭吵了很多年,后來進行了部分修整,但是也只是冰山一角。”
安德魯往車窗外望去,他并沒有看到什么殘檐斷壁,倒是看到了不少精致的建筑,很有他所了解的華夏的風格,他猜測著應該是附近人家的建筑,便收回了視線,繼續聽駱清逸說。
“地球進入星際時代,大部分地球人都移民了,‘留下遺址作為警示’的作用也不大了,在經過數十年的計劃以及準備后,我們開始對圓明園進行復原,耗時200年八個月十四日又二十一小時的華夏時間,將我們能找到的所有圓明園的資料完整復原。”
他們又一次體會到了華夏人的瘋狂。
他們原本以為華夏人要花費很長的一段時間去為一座宮殿慶生已經夠奇怪了,沒想到他們不聲不響地用兩百年的時間去復原一座園林。
而且修復的時候華夏處于什么年代?那會兒地球與聯盟打得火熱,所有人都渴望融入聯邦,得到更先進的科技、完美的基因、豐富的知識,那會兒就算基因改造了,但是也沒辦法讓平均年齡80左右的地球人一下子全部把壽命拉長100年。真的要與聯盟壽命同步,在基因改造的基礎上,一代一代地適應,地球人至少要到
二十四
安德魯今年已經二百五十歲了,無論在哪個時代,這個年齡都足以退休頤養天年了。他一次又一次被學校返聘,不僅僅是因為他不間斷的學習,更是因為他這漫長的一生中見過太多太多別人未見過的東西,并且老了還不曾忘記。
但是此時此刻,他可以用自己的大腦發誓,他從未在任何一個地方見到過任何一件文物,能有此巨大的體積——哪怕是歷史記載之中。
從駱清逸的短暫介紹中,安德魯總結出,這整座園林,從廊檐到地磚,都是華夏人的文物——很神奇,允許別人去觸碰,甚至可以踩踏上去的文物。
“圓明園的復原工作在一千年多年前,距今也有將近一千年的歷史,足以稱為文物了。”駱清逸指了指他剛剛說完的用泥土做成的“金磚”,大部分人還是目瞪口呆的神色,大概他們無法把黑褐色的泥土和眼下這個光可鑒人、敲擊有金石之聲的金磚聯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