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太久沒吃了,或者這時代的材料更扎實,她覺得比以前吃過的香。
她開心地對沈卓說:“真好吃。”
沈卓側頭看著她帶笑的眼睛,點頭,低頭咬一口月餅,也覺得很好吃。
皎潔的月光照在他們身上,小院內外安靜,只有昆蟲的鳴叫聲響起,襯得夜間更加靜謐。
葉欣吃著月餅,仰頭看天際一輪明月,問他:“看到月亮,你會想到什么詩?”
沈卓想到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念道:“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葉欣忍不住笑了下,這是她小學學的古詩,想起來還有點久遠,也有點幼稚可愛。
沈卓覺得她是在取笑自己,反問她道:“那你想到什么了?”
葉欣道:“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覺得這句更美一些。”
這句詩沈卓也學過,是蘇軾的《水調歌頭》。
他也覺得這句很美,用“嬋娟”兩個字代指月亮,寄寓對親友的想念和祝愿。但此時聽著她輕快的聲音,他不禁想到,這也可以表達對戀人的思念……戀人,他們算不算戀人呢?
他們已經說好了要繼續婚約的,你情我愿,這段時間以來又處得好好的,應該……也算的吧。
想到這里,他的目光不禁又落在了她的臉龐。
她的臉小小的,下巴也尖尖的,經過這么段時間好吃好喝的,也長了些肉,臉頰看著軟軟的,白皙柔嫩,月亮的清輝照在她臉上,給她渡上一層柔光,特別好看。
最好看的還是她一雙大眼睛,烏黑明亮,總是閃爍著靈動的光采,好像會說話似的。
葉欣歪頭看向他,奇怪道:“怎么了?”
沈卓連忙收回目光,“沒。”
剛才還不覺得,現在才覺得他們坐太近了,石板就那么點大,兩人幾乎是挨著的。平時除了騎車來往鎮上的時候沒有挨那么近的,可那時候背對著,還好些。現在太近了,他都能聞到她身上剛剛洗過澡的清香。
熱意悄悄爬上了他的臉龐。
好在是晚上不明顯,他默默低頭吃月餅。
葉欣卻沒有多想,吃了一塊月餅感覺有點咸了,伸手從筐里拿野果吃。熟透了的野山竹一捏就開,甜甜的果味一下子散發出來。
吃完一個,還挑了個給他。
這個中秋雖然過得簡陋,但是有月餅有水果,也算可以了。
最主要是舒心,兩個人簡簡單單的,不吵不鬧,葉欣覺得這樣就挺好。
沈卓也覺得這樣挺好的,心中被寧靜、滿足、甜蜜的情緒占滿。
幾個月前驟然失去父親,他心中迷茫,也有幾分凄苦,感覺日子沉悶,沒有奔頭。是她驅散了那些凄風苦雨,讓他的生活變得明亮起來。
她清脆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吃一個就好,不然撐得晚上要睡不好了。”
他點點頭:“嗯。”
她又仰頭看月亮,聲音透著愉快,“今晚月亮真好,希望明年也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