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菜之前,潘大寶給李金書斟茶:“阿姨,您嘗嘗這是今年的新茶。”
李金書抿了一口,茶香四溢:“好茶,我看你這餐館的布局也挺雅致,和上次在駕校附近的館子還不一樣。”
潘大寶笑道:“駕校那邊比較偏,周邊人的消費水平不高,講究一個經濟實惠,這個店在中心地帶,這的人不差錢,講究排場。”
李金書聽著潘大寶說得頭頭是道,覺得自己沒找錯人:“理念不錯。”
潘大寶心虛,面對未來丈母娘,收起了鋒芒:“我這人沒什么文化,入社會比較早,對這些事情鉆研的比較多。”
“也是一種歷練。”李金書摩挲了下茶杯繼續道:“今天來呢是找你取經的,我們深城服裝廠的食堂一直是自己內部的食堂,最近想改制了,改成承包制,但是都沒經驗,想著看看你們這些做餐飲的是不是有什么成熟的想法。”
“我都是自己干,沒搞過承包。”潘大寶如實說著。
李金書聽出了潘大寶語氣里的謙虛,自己的店能干得這么風生水起,想必是有一定的生意經的。
兩人正說著,服務員開始陸續上菜了。
“阿姨,咱們邊吃邊聊。”潘大寶給李金書介紹著菜的名稱,以及選材:“這都是從山里運出來的新鮮食材,您嘗嘗。”
李金書夾了一口筍片。
確實鮮嫩爽口,不由得讓人胃口大開。
“您再嘗嘗這個雞肉。”潘大寶用公筷給李金書夾了一塊。
李金書咬了一口很入味。
“這是散養的,不吃飼料,只吃山里的蟲子和糧食青草。”潘大寶一一介紹著。
“很不錯。”李金書點評著:“你在餐飲這塊有成熟的經驗,我想問問你,對我們廠這種承包有沒有興趣?”
潘大寶雙手交叉,笑道:“阿姨,和您說實話吧,進廠這種事呢,以前也有人找過我,當時廠子里人的消費能力有限,按照這種標準肯定是不行的,大鍋飯吧也不那么好做。”
李金書聽出了潘大寶話里的婉拒之意,心道這人挺清醒的。
不是對廠子有感情的人,確實很難接這個活,利潤不高。
“你也別為難,我就是問問你,不行就算了。”強扭的瓜不甜。
“不至于為難,也是一條思路,我愿意試試。”潘大寶把話接了過去。
“我們廠有一千多名職工呢,你要是打算干,可不能說今天干了,明天覺得不行就立馬不干了,就算是不干也得是等下一波安置好了才能退出。”李金書選擇把丑話說在前面。
給食堂改制是給大伙重新謀福利的事,可是干得不好,就是和一千多個工人為敵。
“這您放心,我這人雖然沒文化,但是做事情有始有終。”潘大寶拍著胸脯保證。
“你這邊有個準備,我回去也和領導們說一下,如果別家還有意向的話,可能會公開招標,到時候需要廠子里的職工來投票。”
“您不用和我解釋,沒關系,行不行的都是一次經歷,都是一次經驗。”潘大寶想得很明白。
李金書和潘大寶對話下來覺得這人挺痛快,說話辦事都挺敞亮,一改之前他是個小混混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