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深。
養心殿內,燭火通明。皇帝李承業批閱完最后一本奏折,疲憊地揉了揉眉心。心腹太監王福連忙奉上一杯參茶。
“陛下,夜深了,該歇息了。”
李承業嗯了一聲,卻沒有動。他腦海中,還在回放著日間朝堂上的那一幕。老大和太子的沖突,老二的鬼祟,老三的沉默……每一個兒子的表情,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腦海里。
身為帝王,他樂于見到兒子們有競爭之心,這能磨礪出合格的繼承人。但他絕不希望看到這種競爭,演變成足以動搖國本的內耗。
老大,勇則勇矣,謀略不足,不堪大用。
老二,心機深沉,但格局太小,手段陰狠,非仁君之相。
至于太子……
李承業的眼神變得愈發深邃。這個兒子,像是一團迷霧,他越是想看清,就越是覺得深不可測。從前的紈绔草包,到如今的沉穩狠辣,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么?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太監的通傳聲。
“陛下,柳淑妃娘娘求見,說給您燉了安神的蓮子羹。”
“讓她進來吧。”李承業的語氣緩和了幾分。
很快,一道婀娜的身影款款而入。柳淑妃年方二十有五,正是風華絕代的年紀。她身著一襲淡紫色宮裝,肌膚賽雪,眉眼含春,一顰一笑間,都帶著江南水鄉女子特有的溫婉柔媚。
“臣妾參見陛下。”她盈盈一拜,聲音如黃鶯出谷,清脆動人。
“愛妃免禮。”李承業朝她招了招手,“這么晚了,怎么還沒歇息?”
“臣妾記掛著陛下的龍體。”柳淑妃將手中的食盒打開,盛出一碗晶瑩剔透的蓮子羹,親自遞到李承業面前,“陛下日理萬機,定是又忘了時辰。臣妾特意燉了羹湯,為您安神。”
李承業接過羹湯,心中劃過一絲暖流。后宮佳麗三千,唯有這個柳淑妃,最是體貼入微,善解人意。
柳淑妃見皇帝面露疲色,便走到他身后,伸出纖纖玉手,力道適中地為他按揉著太陽穴。她一邊按,一邊狀似無意地柔聲開口:“陛下今日,似乎心事重重,可是為了朝堂上的事煩心?”
“還不是那幾個不省心的東西。”李承業嘆了口氣。
柳淑妃眼中閃過一絲微不可查的精光,語氣卻愈發溫柔:“臣妾也聽說了。大皇子殿下性子是直率了些,但對陛下絕對是忠心耿耿。想來,也是被那些流言蜚語氣昏了頭,才做出那等糊涂事。”
她先是為大皇子說了句好話,顯得自己公正無私。
李承業不置可否地“嗯”了一聲。
柳淑妃又道:“說起來,太子殿下如今真是越發有儲君風范了。面對兄長的指責,還能那般沉穩應對,不驕不躁,這份氣度,連臣妾聽了都心生敬佩呢。想來,陛下后繼有人,該是最高興的才是。”
這番話,聽著是夸贊,實則暗藏機鋒。
李承業喝湯的動作頓了一下。他瞇起眼睛,柳淑妃的話,正說中了他心中的一絲隱憂。
是啊,太子是越來越出色了。但……也越來越鋒芒畢露了。今日之事,他應對得堪稱完美,可那份完美背后,所展現出的心機和手腕,讓李承業這個做父親的,都感到了一絲心驚。
柳淑妃仿佛沒有察覺到皇帝的異樣,繼續用那綿里藏針的語氣說道:“只是……太子殿下鋒芒太盛,未免會讓幾位皇子心生不安。今日是大皇子,明日……會不會是二皇子、三皇子呢?兄弟之間,若總是這般猜忌提防,陛下您夾在中間,該有多為難,多心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