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的考場,坐滿了人,只有書寫的沙沙聲。
我攥著筆,卷子上密密麻麻的保密條例,還有那些“泄密判刑”、“終身追責”的字眼,看得我眼暈。
這考試,比我當年高考還緊張。
腦子里亂糟糟的,一會兒是剛入職時簽的那一沓保密承諾書,一會兒是上周不小心看到的一份帶紅頭的項目名稱文件。
“都仔細看題!”陳國強主任那嗓門,一下子把我那點走神的小火苗澆滅了。
“特別是案例分析!泄密判刑的案例,卷子上有!別當兒戲!”
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全場,最后似乎在我這邊頓了一下。
退伍軍人的身板挺得筆直,他就是技術支援中心的定海神針,也是我們這幫新人最怵的人。
以前覺得他嚴厲得有點不近人情,現在才知道這份嚴厲背后,扛著多么大的責任。
我趕緊低頭看卷子上的案例。一個工程師把項目資料存在私人電腦,結果電腦被偷了,泄密,判了七年。
還有一個,跟網友顯擺工作內容,網友是間諜,也進去了……
以前總覺得保密是核心技術人員的事,跟我這個管文件、搞會務、修修打印機的小行政關系不大。
現在才明白,在咱們北峰航空,保密這事兒,是懸在每個人頭頂上的劍,不分崗位。
我每天經手的那些文件,協調的那些會議通知,處理的那些部門之間的聯絡單,哪一樣不沾著點項目的邊?
“孫琳!”陳主任的聲音冷不丁在我旁邊響起。
我猛地回神,差點把筆掉了:“啊?陳主任!”
他指了指我卷子上一道題,指尖點在紙面上,“這道案例分析,你選哪個?”
題目是:某員工在互聯網論壇匿名發帖抱怨工作壓力,其中提及項目代號及初步研發方向。
但未涉及具體技術參數。該行為如何定性?
a不構成泄密
b可能造成泄密隱患
c嚴重泄密
d情節特別嚴重,構成犯罪
我快速在腦子里過了一遍保密手冊的內容,但腦子這時有點兒轉不過來彎。
我猶豫了一下,小聲試探著說:“b?可能造成隱患吧?畢竟沒提具體參數……”
陳主任立刻皺起了眉,“隱患?在互聯網上提項目代號和方向,就等于給敵人指路!”
“敵人拿著這個線索,就能順藤摸瓜,分析我們的進度、投入,甚至猜測技術難點!”
“你覺得他們找不到突破口?這后果,你承擔得起?選c!嚴重泄密!”
我心里咯噔一下,原來代號和方向這么重要!那些我以為只是普通字母組合的東西,在外面可能就是價值連城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