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嗎?不會耽誤工期嗎?”老工匠有些不安地說。
“磨刀不誤砍柴工,只要這件東西做出來,就是造福大家,各工段的效率都會提高,總的任務就能提前完成。”周元瑢道。
“可是,如果做不出來呢?”老工匠還是心里沒底,“小人也只是見過大和尚使用過那樣的吊車,自己并沒有親手做過,萬一失敗了,又要耽誤大人的時間。”
不怪老工匠如此謹慎,實在是以前楊文虎管理工程的時候,最討厭老工匠這樣提出一堆沒用建議的人。
“有時間想這些不靠譜的東西,不如多花點時間多砌幾塊磚。”
“凈想著偷懶,想著省勁,以為用兩個輪子就能替你們把活干了?那還要你們干什么?”
“你說不知道能不能做出來?你知道工期多緊張嗎?哪有時間給你做這沒把握的事!”
不僅楊文虎,他手下那些少監事和小吏,也都對此不屑一顧,認為老工匠是在異想天開,除非老工匠能把機器造出來,搬到他們眼前,他們才相信有這種東西。
老工匠被罵上兩次,心里那點念頭也就消了,還是老老實實搬磚吧,想那么多沒用的干什么。
這是工程的總管換了周元瑢,老工匠每天白天上工,晚上的時間又富裕出來,每一旬還能休息兩天,他是個閑不住的人,休息的時候就開始琢磨以前在和尚廟見過的那種可以把佛像吊起來的車,自己畫了好幾次,終于畫得差不多,這才趁著周元瑢在的時候,戰戰兢兢把圖紙遞上去。
這一次的結果,卻完全不同,周元瑢不僅大大地夸贊了他,還說要和他一起做起重機。
老工匠有些不敢相信,以前被監事和小吏們罵的那些話,又浮現在耳邊,他忍不住就把相同的話問了周元瑢。
“小人也沒有把握能把這車做出來……”老工匠道,“要不還是等到工程結束之后,再來試試?”
“不必,收假之后就來做,”周元瑢斬釘截鐵道,“這起重車做出來立刻就能投入應用,為什么不現在做?就算失敗了,那也很正常,要做一件從來沒做過的事,一定會經歷失敗啊,只要大的方向沒錯,失敗幾次又算得了什么。”
老工匠驚奇地看著周元瑢,喃喃道:“小人做了半輩子的工,聽得最多的話就是,不容有失,頭一次聽說,失敗了也很正常……”
周元瑢笑了:“我老家有句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哪有成功。實不相瞞,我打算成立一個專門用來開發新工具的小組,不管是起重的,還是運輸的,只要能搞出新發明,節省大家的時間和體力,都有獎勵。”
“失敗是成功之母。”老工匠聽到這話,頓時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這話實在說得太好了,周大人的老家是什么地方,以后小人干不動活兒了,想云游四海,到時,想去周大人的老家看看。”
周元瑢心想,那你可能去不了,不過,他還是打哈哈把這個話題敷衍過去。
確定下成立發明小組的規劃之后,周元瑢回到少府寺中,就開始盤點工匠花名冊,將孫時維找出來的那些老工匠和技術型工匠畫出來,打算趁著過年的時候,一一走訪,向他們傳達這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