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冬走了之后,郝運就老老實實的在石家莊拍戲。
沒有陳堡國的劇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就算有些個演技還不錯的配角,也頂多給郝運提供幾十點演技值。
在同輩人里頭,郝運就算不拍屬性也已經算出類拔萃了。
也不枉他一邊瘋狂薅屬性,一邊刻苦學習。
石家莊距離京城不過兩三百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連,如果沒有戲份,郝運也會趕回去上課。
大二下學期,反倒成了他上課最多的時期。
三月中旬,姜聞為《心迷宮》拿到了龍標。
這部電影主要講人性,極少有鄭智影射,更沒有血腥暴力的問題,再加上又有戛納國際電影節的邀請函,因此過審可謂是迅如閃電。
三審過兩審,就可以拿去參加電影節報名。
終審過了就可以在電影節首映。
如果報名完了,終審過不了也可以臨時取消參展。
最起碼屬于程序合法。
這方面最屌的當屬香江導演王佳蔚,他的作品雖然屢獲戛納影展青睞,但他的作品也往往是最后一個送抵戛納影展的。
他甚至干過在電影未完成的情況下入圍戛納電影節的的壯舉。
這部影片叫《花樣年華》。
在未完成的情況下參加戛納電影節并奪得影帝等大獎。
看看,什么特么的叫公平!
郝運肯定不敢向王佳蔚學習。
他就算心思不在導演上,也不想被封殺五年。
姜聞拿到龍標后,馬不停蹄的飛往法國。
他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邀請了幾個比較權威的電影人看片。
如果有這些人背書,《心迷宮》妥妥的能進入主競賽單元,而不是姜聞不太能看上的子分類。
進入主競賽單元的機會還挺大的。
每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都有8-10個導演是首次入選主競賽的“新面孔”。
這樣的數量保證了20部左右的主競賽單元,有40%-50%的新面孔,新鮮血液,未來??秃偷障档姆N子選手。
對于一個電影節最重要最核心的競賽單元來說,從長遠來看,這是保持活力和保證更新換代的方式。
至于名導嫡系……
姜聞還不夠名導嘛。
他的《柜子來了》獲得了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2003年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