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郝運會找些朋友過來捧場,開個小型的音樂會。
張亞冬說能把王妃找來,郝運想如果安小曦有空,可以讓她來見一見偶像。
不管王妃生活作風怎么樣,在音樂方面還是有一點兒可取之處的。
《血色浪漫》這部劇里有不少表現鐘躍民藝術修養和音樂天賦的戲,在得知郝運會唱歌后,滕溫寄就打算給郝運找個民歌老師教他,到時候讓他親自唱。
當然,如果郝運沒這本事,那就找個聲音和他有點類似的人替他唱,到時候他只要對口型就行了。
只是不管多么類似,都肯定比不上演員自己唱的契合。
不需要多高的水平,鐘躍民不是專業的民歌歌唱家,他學這個只是為了拍婆子。
而且,郝運親自唱這些民歌,也能當成一種宣傳素材。
你炒作演員有才華,比炒作演員拉的屎里有黃金可有趣多了。
郝運當然不會拒絕。
娛樂圈的這些所謂歌手、音樂家,在真正的國家隊面前全都不值一提。
這種差距,比之老戲骨和話劇一級演員都要大。
因為老戲骨演的東西,和話劇一級演員演的東西,其實不是一回事,話劇演員跑到影視劇里,可能都沒有老戲骨表現好。
聲樂卻更加一致一些。
經過短時間的練習,國家隊唱流行歌曲,也會有降維打擊的效果。
為了能早點去陜北唱民歌,郝運連演戲都更賣力了許多。
有幾場反復拍滕溫寄都沒給過的戲,郝運甚至主動找人家對戲,在對戲的過程中,悄咪咪的給拍了二三十的演技。
這還是他第一次給外人拍演技。
黃博、安小曦那都是朋友,brother和sister,而這一次卻是沒啥交情的陌生人。
其實,郝運一直都不太喜歡給人拍屬性。
那就像是自己的秘密,揭開一角給別人看了一樣。
又像是拿自己的東西劫富濟貧。
總之,郝運大概就是這么一個自私的人。
不過自從開始當導演之后,郝運就突然發現自己外掛用途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廣泛。
簡單的說,就是利好當導演。
他當導演拍戲的時候,誰演的不行,上去給一巴掌。
哪怕是陳到銘,給他拍兩百點演技,他也肯定溢出了,絕對能發揮百分之百的演技。
從此以后,圈內人皆盡知,郝導善(調)教。
最重要的是,被拍的人從來沒有覺得不妥,都只佩服郝運不愧是當了導演的人,連續ng好幾次的戲,經過他一番講解,頓時如同撥云見日,豁然開朗。
郝運甚至可以把從誰身上薅到的屬性,拍還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