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樸述這兩年賺錢挺多,根本不會缺錢。
缺錢他就自己發專輯了。
“你什么時候發專輯,還帶著安小曦一起發嗎?”張亞冬問道。
安小曦其實可以收歌的,但是一直都沒動靜。
“年中的時候發吧,我到時候大概會在首都待一段時間,到時候用你的錄音棚錄制,安小曦的話可能還是一起,這樣可以防盜板。”郝運自己也不確定自己什么時候有時間。
音樂對他來說,肯定也是愛好。
但是依舊比不上電影。
如果非得舍棄一個,大概率會舍棄音樂。
好在他年輕力壯,一身的精力沒地方發泄,并不需要做取舍。
郝運趕到柏林的時候,正好可以參加《孔雀》的首映禮。
顧常威對他的到來表示了歡迎。
雖然刪減了郝運不少的戲份,但是他并不覺得有啥好內疚的。
畢竟電影的粗剪版都被他剪到了4個小時,這種長度肯定是沒法上映的,不得已剪了兩次,最終呈現出2小時16分鐘的版本。
這種時間壓縮方式,勢必要把三兄妹的戲份分個主次出來。
顧常威帶郝運認識了不少的大佬。
姜聞不在的情況下,他就是郝運的引路人。
比如夏洛特·蘭普林,她03年的時候憑借《游泳池》拿到過歐洲電影節的影后,該作品在03年的戛納提名過金棕櫚。
提名也是一種肯定。
之所以慎重其事的介紹這位女士,是因為有傳她將會是明年柏林電影節的評委會竹席。
郝運的《爆裂鼓手》今年拍完,正好參加明年的柏林電影節。
馮元征曾經在1989年應邀赴聯邦德國西柏林高等藝術學院戲劇系進修戲劇表演,主攻格羅托夫斯基表演學派。
他參加柏林電影節,比參加戛納和威尼斯都更有機會獲獎。
其實,任何地方都要講圈子和根腳。
如果你誰也不認識,也沒人知道你,你想光憑電影殺出一條血路,那根本就不現實。
姜聞也有他的引路人,不是拿著《陽光燦爛的日子》直接上去莽的。
郝運和夏洛特·蘭普林沒有聊明年柏林電影節。
他就是一邊薅屬性一邊和對方聊自己的《心迷宮》,準確的傳達出自己的電影理念。
讓夏洛特·蘭普林對這位英語非常流暢,又總能說到她心坎里的年輕人非常贊賞。
另外,還有賈努茲·卡明斯基。
他屬于顧常威的人脈,和顧常威一樣都是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