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奕邦望向眾人,說道:“大家身為村干部,不管是見識、學識,還是黨性,在村子里那都是有口皆碑的。或許我的到來,打破了村里原有的平衡,但我跟大家說句心里話。我來這兒,不是為了和誰爭什么,而是真心實意想為當地老百姓做點實事。”
這些人都不傻,一聽這話,立刻心領神會。人家是上面派下來的,遲早要走,又不會一直占著村支書的位置。
想到這兒,徐志強心里舒坦了些,問道:“劉鎮長,我們這窮鄉僻壤的,能做些什么呢?”
劉奕邦拿出昨天寫好的方案,遞給大家,“都看看……咱們再一起討論。”
徐志強看完,第一個提出反對意見,“這不是瞎胡鬧嘛!沒有海,怎么養殖珍珠?”
其他人也紛紛拿過去看,雖說沒像徐志強說得這么直接,但同樣不太看好。
劉奕邦微微一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樣吧,大家收拾一下,徐主任和退伍軍人馬寶劍,中午吃完飯,咱們就去縣城坐火車,前往省城畜牧學院,找專門研究這個的蘇教授。”
“去省城?”徐志強一怔,“那這來回的……”
劉奕邦輕聲笑道:“我出錢總行了吧?就當是我請大家出去走走,開闊眼界。如今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咱們辛苦些,為下一代謀劃一條出路。”
“咱們這邊到處都是鹽堿地,但并不缺水,可以種植一些耐鹽植物,也能養羊養牛。一年下來,每家每戶多養幾只羊、多養兩頭牛,這額外的收入可不少。”
唐建國小聲嘀咕道:“這……開支可不小啊!”
劉奕邦自然不能說自己出錢,“耐鹽植物的種子,學校或許會贊助一部分,到時候每家每戶分一些。風險大的話,你可以先養一只羊,反正村里家家戶戶大多也都養著。等看到經濟效益了,村民自然愿意花錢購買。”
就這樣,簡單開完會后,下午劉奕邦便帶著徐志強、馬寶劍,還有陳鋒一同坐火車前往省城。他們找了家招待所住下,第二天劉奕邦才帶著眾人前往學校拜訪蘇教授。
面對經費贊助者的哥哥,蘇教授十分重視,“劉鎮長,歡迎前來考察。”
在鹽堿地上蓄水養殖海鮮,在學校的試驗田里已經取得了成功經驗,可出去推廣時,卻沒人相信。
有人理直氣壯地說:“要是這里能養海鮮,那還要大海干什么?”
這話可把蘇教授氣得夠嗆。單位里那些眼紅他經費充足的人,整天陰陽怪氣。
劉奕邦笑著說:“蘇教授,您太客氣了。我們那邊的村子別的沒有,就是鹽堿地多,所以想邀請您的團隊到我們八巷村推廣養殖海鮮,再根據當地情況,種植適合的耐鹽植物用于畜牧養殖。”
蘇教授此前已經接到劉美蘭的消息,自然樂意幫忙,“行,這事兒我應下了,我帶你們去看看成果。”
在蘇教授和幾個學生的帶領下,劉奕邦等人來到實驗基地。在他們驚訝的目光中,真真切切看到了對蝦、鱸魚,青蟹,還有三文魚。
徐志強伸手,蘸了蘸里面的水,然后放到嘴里嘗了嘗,“哎呀,真的是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