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其他人都好奇地看著他。
"就是用竹子搭個架子,上面蓋上塑料薄膜,里面種菜。據說冬天也能種出新鮮蔬菜來。"張國強有些興奮,"我哥說那效果特別好,產量還高!"
鄭昊心里一震。蔬菜大棚!這不就是后來大規模推廣的溫室技術嗎?在這個年代,京城和長春等地方已經開始試驗了。
"真的假的?"王家祥不敢相信,"冬天也能種菜?"
"真的!"張國強肯定地說,"我哥說,他們那的大棚高兩米多,寬十五米,能種一畝地的菜。用竹竿做骨架,上面蓋塑料薄膜,冬天里面比外面暖和好幾度,黃瓜、西紅柿、白菜都能長。"
院子里的人都興奮起來了。如果真的能在冬天種菜,那可就太了不起了。
"可是咋搭這個大棚?"趙曉蘭問道。
"主要是需要竹子和塑料薄膜。"張國強回憶著,"竹子咱們這的山上有,可以砍。關鍵是塑料薄膜"
他搖搖頭,臉上的興奮消退了不少。
"塑料薄膜很難搞到嗎?"趙曉蘭問道。
"難搞得很。"趙順見趙曉蘭提問,又是趕緊接話,"這東西現在還是稀罕物件,一般地方根本買不到。就算能買到,價格也貴得離譜。"
"那咱們不是白想了?"趙曉蘭有些失望。
鄭昊心里轉動著念頭。前世的時候,村里確實是一直很窮,直到八十年代包產到戶以后,情況才有所改善。但如果能提前搞蔬菜大棚,再配合養豬養雞,形成一個循環
他想起前世見過的一些成功案例。蔬菜的爛葉子可以用來喂豬,好的蔬菜可以賣錢,豬糞又可以當肥料種菜。這樣一個循環下來,不但能解決吃飯問題,還能有不少收入。
而且,如果能在這個時代就開始搞,那就是真正的創新了。關鍵是要找到獲得塑料薄膜的渠道。
最重要的是80年后開始了包產到戶,保證了糧食的增產,使得人人能吃飽。但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到了機械化高速發展的時代,這又成了制約。他想試試能不能改變什么。
"鄭師傅,你咋不說話?"王家祥注意到鄭昊在沉思。
鄭昊回過神來,看了看這些滿懷期待的年輕臉龐,心里有了決定。
"我覺得張同志說的這個想法很有意思。"鄭昊緩緩開口,"如果真的能搞成功,確實能解決不少問題。"
"你覺得有戲?"張國強興奮地問。
鄭昊點點頭:"我是這么想的。如果真的能搞成蔬菜大棚,咱們可以這樣安排:種出來的蔬菜,好的部分可以改善生活,甚至拿去賣錢。那些爛葉子、菜幫子之類的,正好可以用來喂豬。"
"對啊!"王家祥一拍大腿,"這樣一來,豬就有飼料了!"
"不光是這樣。"鄭昊繼續說,"豬長肥了,一部分可以殺了改善生活,一部分可以賣錢。而豬糞呢,正好是最好的肥料,可以用來種菜。"
這話一出,院子里安靜了一下。大家都在仔細琢磨鄭昊的話。
"這這不就是個循環嗎?"陳薇眼睛亮了,"菜喂豬,豬糞肥田,肥田種菜!"
"理論上確實是行得通的。"老趙推了推眼鏡,停頓了一下,"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