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昊聽了,心跳加快。這可是意外之喜,這下啟動試驗田的資金就有來源了。
"王廠長,您能引薦一下嗎?"
"當然可以。"王廠長很痛快,"出版社總編輯錢華是我表哥,你的翻譯紙稿我也看了,比那些半桶水的大師強多了。你要是過去,倒是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一定盡力而為。"
"那就好。"王廠長滿意地點點頭,"對了,關于你的農業試驗,我也有個想法。"
"您說。"
"我有個老同學在市農林局工作,現在是副局長。"王廠長說,"改天我把你介紹給他認識認識,也許能幫上忙。"
鄭昊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意外收獲,連忙說:"那就太感謝您了。"
"別客氣。"王廠長擺擺手,"咱們都是為了國家建設嘛。有能力又有理想的年輕人,就應該得到支持。"
談話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王廠長對鄭昊的印象越來越好。最后,王廠長親自安排張科長帶鄭昊去聯系出版社。
"小張,明天你帶小鄭去見錢華。"王廠長吩咐道,"把情況詳細介紹一下。"
"好的,王廠長。"
"小鄭,有什么困難盡管說。"王廠長拍了拍鄭昊的肩膀,"像你這樣有能力又有理想的人才,一定不能被埋沒。"
走出廠長辦公室,鄭昊心情激動得難以平靜。這次市里之行的收獲,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期。
"鄭師傅,你可真是走運啊。"張科長感嘆道,"我從未見過王廠長如此對待一個人,即便是高級別的領導,他也向來不假辭色的。"
"感謝王廠長和你的栽培。"鄭昊謙虛地說。
"別謙虛了。"張科長笑道,"有真本事的人,到哪里都會發光的。走,咱們先去食堂吃飯,明天再去出版社。"
在廠食堂吃飯的時候,鄭昊遇到了其他幾個縣來的師傅,他們難得聚在一起,故沒有離去,正在互相討論心得。大家對鄭昊昨天的表現很是佩服,紛紛過來打招呼。
連老劉也過來說話:"小伙子,昨天我說話重了,別往心里去。你的本事確實沒話說。"
"劉師傅客氣了。"鄭昊連忙說,"我也是只是碰巧會那么一點。"
"一代后浪推前浪。"老劉搖搖頭,"有機會多交流交流。"
第二天,張科長帶著鄭昊往出版社走。路上,張科長詳細介紹了出版社的情況。
"錢華錢總編是個很有學問的人,對技術翻譯很有研究。"張科長說,"你要是能得到他的認可,以后的翻譯工作就不愁了。"
"我會努力的。"鄭昊點點頭。
市出版社在市中心的一棟三層樓里,看起來很古樸。門口掛著"市人民出版社"的牌子,進進出出的都是文化人的樣子。
"就是這里了。"張科長說,"咱們上去吧。"
市出版社的辦公樓雖然古樸,但里面卻很有文化氣息。走廊墻上掛著許多宣傳畫和標語,還有一些書法作品。鄭昊跟著張科長上了二樓,來到編輯部。
"錢總編在嗎?"張科長在一個辦公室門口敲了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