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解決,但需要時間。"鄭昊自信地說道,"我估計第一臺樣機需要半年時間,達到實用水平需要一年。"
"一年時間?"王處長有些擔心,"會不會太長了?"
"精密設備不能急。"鄭昊解釋道,"欲速則不達。我們寧可慢一點,也要保證質量。"
張局長點點頭,"小鄭說得對。技術攻關不是兒戲,必須嚴謹科學。"
這時,陳科長提出了一個問題:"小鄭,你這么年輕,能服眾嗎?那些老師傅會聽你的嗎?"
鄭昊想了想,"我相信技術面前沒有資歷之分。只要我能拿出真本事,大家就會認可我。"
"何況,我這次帶來了一些德國的技術資料。"鄭昊拿出昨天德國專家給的手冊,"這些資料對我們的研發很有參考價值。"
張局長翻看著德文手冊,"這些資料確實珍貴。小鄭,你是怎么搞到的?"
鄭昊簡單介紹了昨天與德國專家交流的情況。
"好!"張局長贊嘆道,"這就是我們選你當組長的原因。不僅有技術能力,還有國際視野。"
接下來的兩個小時,大家詳細討論了技術攻關的具體安排。
最終確定:攻關小組下周正式成立,鄭昊全權負責技術方向和人員安排,省里負責后勤保障和資源供應。
中午,張局長親自陪鄭昊到攻關基地參觀。
基地設在省機械廠的一個獨立車間,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
"這里原來是精密加工車間,設備都是最好的。"張局長介紹道。
鄭昊仔細查看了各種設備:精密車床、萬能銑床、平面磨床、外圓磨床等等,雖然都落后于國外,但在中國來說,確實是目前先進設備。
"還有這個。"張局長指著角落里的一臺設備,"這是剛從上海買來的精密坐標鏜床,精度可以達到000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