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家一起舉杯。
下午的工作更加具體。各個小組開始制定詳細的技術方案和工作計劃。
機械加工組開始試驗分段加工工藝,李建設帶著幾個師傅在車床上做試驗件。
"先做個小樣本試試,"李建設指揮著操作,"看看這個分段加工的精度能達到多少。"
測量組的趙田在研究氣動探頭的原理,他把鄭昊畫的原理圖貼在墻上,反復琢磨。
"這個氣壓變化確實能檢測微小的位移,"趙田自言自語,"關鍵是氣壓的穩定性。"
焊接組的李剛在研究機械連接的方案,他對著一堆螺栓和連接件發愁。
"精度要求這么高,螺栓的公差也得很嚴格,"李剛說道,"螺紋精度至少得6級以上。"
熱處理組的張默在聯系材料供應商,球墨鑄鐵的材料需要特別訂制。
"球墨鑄鐵的球化率要達到90以上,"張默在電話里說道,"這個標準可不能降。"
電氣組的周煜在設計ad轉換電路,他埋頭在電路圖中,時不時地計算著參數。
"模擬信號的放大倍數要多少?"周煜問鄭昊。
"按照0001的精度要求,放大倍數至少要1000倍,"鄭昊回答道。
"1000倍?這個放大倍數很高,電路的穩定性很關鍵。"
"我們可以用多級放大,每級放大10倍,這樣穩定性會更好。"
周煜點點頭,繼續埋頭設計。
就在大家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張局長來了。
"小鄭,工作進展怎么樣?"張局長問道。
"張局長,我們已經開始了,各個小組都在制定具體的技術方案,"鄭昊匯報道,"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但我們正在逐個攻克。"
"好,有什么困難及時提出來,"張局長點頭,"省里對這個項目很重視,你們要加油干。"
"保證完成任務!"鄭昊堅定地說道。
張局長走了之后,鄭昊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但同時,他也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充實感。這種帶領團隊攻克技術難關的感覺,比獨自研究更有成就感。
傍晚時分,各個小組匯報了一天的工作成果。
"機械加工組試驗了分段加工工藝,初步驗證了可行性,"李建設匯報道,"明天我們要做更大尺寸的試驗。"
"測量組完成了氣動探頭的原理驗證,"趙田說道,"初步測試精度能達到0006,雖然離目標還有差距,但已經比現在的機械探頭精確了很多。"
"焊接組確定了機械連接方案,"李剛說道,"螺栓連接的精度可以保證。"
"熱處理組聯系了材料供應商,"張默說道,"球墨鑄鐵材料下周就能到。"
"電氣組完成了ad轉換電路的初步設計,"周煜說道,"理論上可以達到0005的精度。"
聽著各個小組的匯報,鄭昊心中很是滿意。第一天的工作很順利,各個小組都有了明確的方向。
"很好,大家今天都很努力,"鄭昊總結道,"我們繼續深化技術方案,爭取早日突破關鍵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