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人的情況你們都大概看過了,有什么想法,都談談吧。”
崔勇暉風風火火地趕來,一進病房,目光迅速掃過梁鈺瀅夫婦,簡單觀察了兩眼后,便一揮手,帶著沈默和陸剛率先走出房間。
回到護理站,他給門診坐診的孫新民發了個消息,才示意大家圍攏過來,避開病人當面,先討論討論。
陸剛想了想,率先開口:“病人的生命體征還算平穩,就是呼吸有點急促,腹水很明顯,剛才我看了患者的心電監護儀,呼吸頻率有27次分。”
“至于他的病情診斷方面,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對癥補補液,緩解一下基本情況,然后再做個腹水細胞學的穿刺,看看腹水里面有沒有腫瘤細胞。”
“如果腹水里面能找到腫瘤細胞,那么對于她的診斷就更加清晰了,也可以對癥化療。”
“如果沒發現腫瘤細胞……那就比較麻煩了,可能要做個pet-ct之類的檢查?”
陸剛說的還算詳細。
正常人的肚子里一般是沒有多少積液的,一旦腹腔出現了大量腹腔積液,也就是腹水,那么往往有問題。
不過到底是什么問題?
可能性就比較復雜了。
有可能良性,也有可能惡性。
而有時候腫瘤引起的惡性腹水,可以通過腹腔穿刺抽吸腹水,送去病理科做檢查,看看腹水里面有沒有腫瘤細胞,判斷出個子丑寅卯。
當然有時也看不出來……
畢竟醫學無絕對。
崔勇暉微微點頭,順著陸剛的話繼續追問:“嗯,那你覺得他呼吸快的原因又會是什么呢?”
“額……可能是腫瘤消耗?或者因為轉科過來,走了不少路,消耗了體力,所以反應性的增快?”陸剛撓撓頭,這次有些不確定地回答。
他知道腫瘤晚期的病人往往比較消瘦,并伴隨著貧血、惡病質,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改變。
因此他們的呼吸也往往會加促,而一旦稍作活動,這種呼吸急促會更加顯著。
事實上以他粵西醫科大的碩士研究生身份,放在新安縣醫院,本也算是高材生了。
只是經驗還有些匱乏。
“你說的有幾分道理。等下病人抽血結果出來,咱們再看看需不需要調整一下補液方案,把能量補足。”
崔勇暉認可地點點頭,然后又看向沈默,眼神里多了幾分期待,“沈默,這個病人你怎么看呢?”
沈默余光瞥過病房里腹脹如蛙的梁鈺瀅,微微沉吟了一下,才慎重地搖了搖頭。
他沒有先下診斷,而是說起了呼吸急促的問題:“這個病人在婦科做了婦科和腹部的超聲,提示腹腔大量積液,預估至少有2000毫升以上。”
“患者本就消瘦,而這種程度的腹水,會嚴重影響她膈肌和胸腔的正常擴張,進而影響呼吸,我認為這才是病人呼吸急促的主要問題。”
“所以現如今,可能補液并非主要問題,我們反而應該限制液體入量,避免腹水形成過多,營養分子進一步丟失。”
“不過剛子說的腹腔穿刺倒是有必要的,一來咱們可以試試明確診斷,二來減輕腹脹癥狀。”
如果說人的“肺臟”是兩個氣球,不斷往復膨脹呼吸空氣,那么腹腔壓力一旦增加,就好似氣球外面泡滿了水,每一次“充氣”都變得更加費勁。
如此這般,呼吸也自然氣促。
至于說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