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王朝三百年,人妖界限模糊,墟淵裂隙常年吞吐妖氣。
這是個人妖共存卻暗潮洶涌的時代。修仙門派如星羅棋布,以“上、中、下”三等分野。
上仙界隱于昆侖云海之上,傳其門楣可通九天,弟子若能修至化神,或可窺得天神真容——
然數百載光陰,從未有人自上仙界帶回神諭,只余下“神隱于虛無”的縹緲傳說。
中仙界多踞名山大川,門生循規蹈矩,精研術法,偶有大能者可飛升上界,卻如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至于下仙界,便是人間修士的主要棲身之所。
他們散于各州郡,或立山門收徒,或獨行江湖斬妖。
這些門派大多資源匱乏,需以替凡人鎮煞除祟換取香火供奉與修煉資源,地位在修界底層,常被上中兩界修士輕視。
唯獨坐落于幽墟山脈東麓的“鎮墟門”,是個例外。
此門雖屬下等門派,卻因地處人界與妖界“萬妖窟”的交界處,常年肩負鎮守“鎖妖陣”的重任。
那陣法自王朝開國便已設立,歷經百年侵蝕,需每日以修士精血與靈玉加固,稍有不慎,萬妖窟內的戾妖便會傾巢而出,涂炭生靈。
因這差事干系重大,便是上仙界也不好公然小覷鎮墟門,甚至每年會象征性撥下些許靈米晶石,權作“守界之功”。
而鎮墟門內,最令人矚目的并非掌門,而是南峰那位年僅二十歲的凌言長老。
無人知曉凌言是何時入的鎮墟門。只記得某一日,掌門在山門廣場當眾宣布,這位白衣勝雪的少年將接掌南峰,任護陣長老。
彼時眾人皆驚——
鎮墟門分八峰,南峰正對萬妖窟裂隙最深處,向來是苦差事,派去的弟子多是筑基期便需輪值,稍有不慎便被妖氣反噬。
而凌言來時,一身素白道袍纖塵不染,墨發僅以一根玉簪束起,面容清俊得近乎凜冽…
尤其是那雙微微上挑的丹鳳眼,眸光冷冽如冰,掃視眾人時,竟讓金丹期的執事長老都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更令人咋舌的是,有人在掌門密室之外,偶然聽見中仙界第一門派“凌霄閣”的傳訊玉簡碎裂聲。
隨后便見掌門面色慘白,喃喃自語:“竟是他……凌霄閣的執法長老……”
凌霄閣,中仙界執牛耳者,其執法長老更是手握生殺大權,皆為渡劫期大能。而凌言……看起來不過弱冠之年。
流言很快傳遍鎮墟門:此子乃凌霄閣百年來最驚才絕艷的劍修,十五歲金丹,十八歲元嬰,二十歲便已化神初成。
一手“流霜劍”使得出神入化,更兼精通先天八卦、奇門遁甲,曾以一人之力重布凌霄閣護山大陣,令上界諸仙側目。
如此人物,為何會突然銷聲匿跡,又為何屈尊來到這等下等門派,讓一個終日與妖霧為伴的護陣長老?
無人知曉答案。凌言從不解釋,也從不多言。
崖壁上是密密麻麻刻記符文的陣盤。
每日清晨,他必立于崖邊,白衣在妖界溢出的灰霧中獵獵作響,手中“流霜”劍隨意一振,便能斬落數道試圖穿透鎖妖陣的妖魂。
他布陣的手法更是神乎其技——有時隨手拋灑幾枚石子,便能在裂隙處凝成一道堅不可摧的光壁。
有時指尖劃過虛空,便能引動天雷,將蠢蠢欲動的妖群劈回窟內。
門派里的弟子私下議論,說凌言長老的劍,快得只能看見一道白光。
說他布的陣,連金丹期修士誤入都得困上三天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