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遠(yuǎn)合上報紙,笑容不減:
“小鄭啊,聽沐晴說你鐵了心要考公務(wù)員?年輕人有志氣嘛,精神可嘉。”
他話鋒一轉(zhuǎn),帶著濃濃的優(yōu)越感。
“不過,體制這潭水深得很,不是你光憑書本和那點‘能力’就能摸清的。理想很豐滿啊,但現(xiàn)實嘛……”
鄭儀不動聲色,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我想試試自己的能力。”
“能力?”
林志遠(yuǎn)發(fā)出一聲短促、充滿譏誚的笑,身體微微前傾。
“小鄭,醒醒吧!那高考試卷上的滿分也僅僅只是一張入場券罷了,在體制內(nèi),能力?”
他緩緩豎起兩根手指。
“是墊在資源和人脈這兩個‘1’后面的那個‘0’。沒有前面的‘1’,你有再多的‘0’,終究還是空空如也。明白嗎?”
林沐晴插嘴道:
“就是!我爸當(dāng)年要不是上頭那位老首長的提攜,再怎么干得吐血,能在省工商局從小小一個辦事桌爬到今天這個位置?副局長!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圈層!平臺!人脈!醒醒吧鄭儀!人貴有自知之明!”
她嗤笑一聲,眼神像是看一個不識抬舉的鄉(xiāng)巴佬。
“單憑你這山溝里自己爬出來的土疙瘩,說好聽點叫‘苦讀出貴子’,實際?哼,拿什么跟人家那些根深蒂固、從小就耳濡目染的人斗?”
這言辭比前世更赤裸,更傷人。
鄭儀聽著,腦海中卻清晰地浮現(xiàn)出前世的自己。
那時的他,聽了這番“推心置腹”的“指點”,立刻誠惶誠恐,恨不得抓住林家這根“救命稻草”,趕緊表態(tài)感謝“知遇之恩”和可能的“栽培”。
那時候的他,是多么愚蠢可笑。
如今,他不會再被這套精心編織、帶著施舍和算計的“糖衣”牽著鼻子走了。
“林叔叔說得對。”
他順著對方的話點頭。
“所以我才想,既然這幅牌面天生就小,不如踏踏實實地沿著考試這條路走。規(guī)矩是寫在案上的,白紙黑字,總還講點公平。。”
林志遠(yuǎn)的笑容瞬間凝固,眼底掠過一絲意外和被打亂節(jié)奏的慍怒。
他沒料到這只小麻雀竟敢不順桿爬!
他重重放下茶杯,杯底磕在大理石茶幾上發(fā)出“咔”的一聲脆響:
“規(guī)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