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因:「被喬言拉過來的。」
溫如玉:「應該快散場了。」
容因:「差不多。」
溫如玉:「我再過去肯定來不及了。」
容因:「應該。」
頓了頓,再添了一條:「你不是在國外,能來」
溫如玉問:「喬言告訴你的」
容因:「都聽說了。」
溫如玉:「幾個小時后的飛機,要回去了。」
抵著眼,容因面上淡淡的,打字:「去做什么」
溫如玉的回答與其他人知道的一樣:「家里有點事,過來處理一下。」
一排字刪改了幾遍,容因還是發了那條:「你一個人。」
對面很是實誠:「還有家人,和一個朋友。」
朋友,明擺著就是吳林語。
上次溫如玉解釋清楚了的,和吳林語不是情侶,這趟兩個人都去澳大利亞,可能是順路一趟飛機偏就那么湊巧都要出國,去的還是同一個地方,也可能是吳林語陪溫如玉去的,不過絕對不是去見家長就是了。
到這兒就不回了,容因興致缺缺,沒了聊下去的心情。
溫如玉的朋友圈空空如也,一條日常動態都沒有,不知是從沒發過這些,還是被屏蔽了看不到。
容因試著刷新屏幕界面,重新點進去,不是網絡的問題,是真沒有。
點其他好友的基本都能看到,都是正常的。
慶祝持續到凌晨,容因提前離場,喬言要和她一起走,被她攔下:你就在這邊,晚點跟周希云一路回家,注意安全。我還有點事情,有人找,要去一趟。
喬言問:誰呀,大半夜還找你。
后面跟你講。
好吧,那你也注意安全,回去了記得報平安。
有人找純粹是借口,不想再待下去了而已。
微信上還有溫如玉的消息,后面都沒回了,等到老洋房了,徑自才回了聲:「很晚了,再次再說。」
溫如玉也有事,后面忙去了。
再有兩天就是端午,卡法所有國家節假日都正常放假,這回根據規定得放三天。
沖著連續的小長假,店里所有員工連同喬言都早早準備,陽陽他們要回鄉下老家,還有要去異地找對象約會的,喬言則計劃帶姥姥和徐女士自駕游,考慮到老人家坐久了車子頭暈,預計只在a城周邊打轉,不去太遠的地方。
唯獨容因形單影只,好像沒去處。
喬言好心發出邀約:端午節晚上到我家吃飯成不,我們出去玩兩天,第三天都在西井大院那邊,反正我們人少也冷清,多個人熱鬧些。
容因婉拒了,心知徐女士今年總是出差,喬言她們一家三口聚少離多,好不容易聚一回,外人去硬湊熱鬧屬實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