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
轉眼間又是大半年過去,這大半年,李鈺的文章寫得越發出彩,柳夫子每每看到李鈺的文章都會贊嘆。
同時覺得李鈺確實是天生科舉的料,進步實在太快了。
以李鈺現在的水平,莫說縣試,就是府試,院試也能參加。
不過柳夫子沒有放松對李鈺的教導,他當年是小三元得主,有他的傲氣,自然也希望李鈺也能成為案首。
這段時間他從方清那里要來了偏方,每天早晚都要用何首烏,側柏葉,桑白皮,生姜,透骨草,皂角等中藥材制成的洗發水洗頭。
其他中藥材還好,但何首烏比較貴,李鈺自告奮勇包了夫子的洗發水費用。
其實他覺得夫子禿頂挺好看的。
油光埕亮的腦門可以襯托出夫子聰明,畢竟聰明的腦袋不長毛嘛。
何必費盡心思去生發,這還沒有開始科舉,就開始掉發,等考到后面,那不得掉光。
而且李鈺覺得偏方也不一定生效。
不過在見到柳夫子每天都對著掉落的頭發唉聲嘆氣時,李鈺決定還是要幫夫子一下。
畢竟夫子還沒婚配,跛腳又禿頭,確實有損形象。
原本柳夫子是要自己配洗發水的,哪有老師用學生錢的道理,不過在見到方清每次來都會給李鈺幾十兩銀子。
加上李鈺說這頭發是為了他而掉的,柳夫子推脫了幾次,推脫不過,便也就接受了。
自己這頭發確實是教導李鈺后掉落的。
當然從那以后,李鈺的文章從五篇增加到了七篇,柳夫子咬牙接受了這工作量。
只是洗了幾個月,脫了又生,生了又脫,最終成了地中海發型。
李鈺覺得這發型還不如沒有強,但頭上有毛是柳夫子最后的倔強,他是讀書人,又不是和尚,怎么能光頭。
到了中秋節的時候,柳夫子帶著李鈺和林澈去拜訪了望川縣的廩生。
參加縣試除了要五位考生互保外,還需要找廩生作保,而且還需要交保銀。
李鈺財大氣粗,將他和林澈的保銀都交了。
方清給他的銀子,除了買書,給夫子送三節六禮,交束脩,生活費,以及給父母的外,多余的他都存了起來。
足足有一百兩銀子,這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可是一筆巨款。
林澈很自覺地成了李鈺的小弟,沒辦法,出去逛街,想吃什么,想玩什么,都是李鈺出錢,自然就成了大哥。
秋天一過,距離過年也不遠了。
柳夫子要出一趟遠門,說是以前同窗的好友邀約,他推辭不了,只能去一趟,讓李鈺回家自己看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