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9的最大飛行速度不過610公里每小時,這在渦槳飛機中,算是飛得比較快的了。
采用的四臺發動機,都是艾莉森t56-a-15渦槳發動機,單臺功率3700千瓦。
c-130在6000米高度的時候,最大飛行速度是592公里每小時,東大在國產化的時候,對氣動外形進行了優化,使得最大飛行速度提升到了610公里每小時。
而且,因為大量使用了復合材料的關系,載重還比c-130多了3噸。
這可不簡單了。
李干起飛之后,就設定了自動飛行模式,航高6000,航速530,這是經濟航速,油耗和航速之間的平衡點。
3700公里的飛行距離,需要飛行7個小時才能到達目標空域,這個時間可不短了。
為了解決人員便利問題,運-9上面加裝了一個小型廚房,可以制作簡單的熱食。
廁所本身就是有的,條件可比戰斗機好太多了。
按照計劃,這次任務持續時間要在18個小時以上,至少要在任務空域進行4個小時的偵測。
這對機組人員的考驗是非常大的。
劉元等八人要采取輪班的方式進行作業,否則精力根本扛不住,他們都不是專業的空勤人員。
運-9的智能化程度非常高,機組只有兩個人,同時期的c-130編制5個人,是運-9的兩倍還多。
李干多帶了一個飛行員作為備份,即第三飛行員。
殲-10d、殲-11a戰機編隊,采取輪番起飛的方式,為運-9提供持續不斷的護航。
在2000公里以外,這兩種戰機編隊全部在菲律賓海上空進行空中加油訓練,一舉兩得。
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被通事件后,美國海軍往菲律賓海派遣了一個獨立號航母戰斗群,這條航母是1955年服役的,迄今已經有29個年頭了。
這條航母是首次采取直通甲板、斜角甲板布局的航母,雖然排水量只有7萬噸,但是最多能搭載70架戰機,在越南戰爭中非常活躍。
其中,能夠搭載20架f-14“雄貓”戰斗機。
這段時間,獨立號航母一直在菲律賓海西部海域打轉,距離1800公里左右。
它不斷地起飛戰斗機向西進行搜索,試圖發現那些神秘的東大隱身戰機,然而這些努力是徒勞的。
不過,殲-10d、殲-11a機群的出現,一下子就被獨立號航母上面的對空警戒雷達發現了。
雙方在菲律賓海西部空域你追我趕起來,不過,雙方都非常克制。
f-14的飛行員遠遠地看著東大空軍的殲-10、殲-11戰機,精準地與外形很新穎的加油機對接,順利完成空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