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1日。
莫斯科大使館區,列寧街十字路口,格列夫斯基酒館。
五月份的莫斯科,天氣乍暖還寒,林羅恒穿了一件黑色風衣,坐在酒館靠里面的位置。
他神色略顯焦急,不時地抬起手腕看時間。
瓦西里提供了一條極為重要的信息,安德洛夫健康情況惡化,蘇聯政局極可能出現很大的變動。
到東歐司工作后,林羅恒便常駐莫斯科。
他在這里發展了幾個“朋友”,瓦西里是其中一位位置比較特殊的——他是克宮里的廚師。
只付出了每個月1500美元的代價,林羅恒就和瓦西里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遠東戰爭結束后,蘇聯政局極度脆弱,但是,因為少了許多包袱,國內經濟反而出現了好轉的情況。
因為東大的關系,蘇聯從國外獲得了很多糧食,終于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候。
安德洛夫的確是有魄力的,他對內實施了強有力的改革,推行經濟模式轉變,把發展重點集中在了歐洲部分。
他利用克格勃全面清晰了保守派,而隨著遠東叛軍被徹底剿滅,安德洛夫這一派人牢牢掌握了蘇聯政權。
而之所以說政局極度脆弱,是因為埋下了很多隱患。
一場阿富汗戰爭,一場遠東戰爭,耗盡了蘇聯的精血,也讓各個加盟國心思動蕩,內部就像是一個火藥桶,稍有一些火星就會發生大爆炸。
安德洛夫一旦死了,蘇聯肯定會大亂起來。
這對東大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東大需要一個穩定的蘇聯擋在前面。
林羅恒是盛唐計劃的成員之一,他非常清楚李干的謀略邏輯,火中取栗也好,劍走偏鋒也罷,都有一個大的前提。
那就是蘇聯既不能再次強大,也不能立即倒下。
要把握好這個度,極難。
安德洛夫具體什么情況,林羅恒要當面向瓦西里了解清楚。
等了三十多分鐘,瓦西里才神色匆匆地出現,他戴了一頂帽子,把半張臉給擋住了。
“情況有變化?”林羅恒警惕地問。
瓦西里低聲說,“我得馬上走,你承諾的2萬美元,我今天就要拿到。”
林羅恒說,“2萬美元沒有問題,把你知道的情況都告訴我,克宮里到底發生了什么?”
瓦西里以極低的聲音道,“安德洛夫已經陷入了昏迷狀態,巴里亞封鎖了總統辦公室,他已經控制了軍隊。”
林羅恒渾身一震,他意識到大麻煩來了。
“安德洛夫確定是昏迷狀態?有沒有可能人已經死了?”林羅恒低聲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