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云回京那天,城門剛開,時辰很早,晨霧像奶白的湯彌漫著。
他一身緋袍沾了泥點(diǎn),面色疲憊,卻分毫掩不住眉眼里的亮芒。
治河、賑災(zāi)、抓貪,三件差事辦得滴水不漏,他和蘇逸之紛紛聲名鵲起。
“此番江南,晉愛卿為首功。
”沈昭抬眼,掠過蘇逸之微垂的睫毛,徑直落在晉云身上,“貪墨之案,水患之局,一并肅清,朕心甚慰。
”她在乾清門親迎,賜金賜酒,唇角含著笑意,“晉愛卿辛苦,即日起仍領(lǐng)右僉都御史,兼署河道總督,賞金百兩,準(zhǔn)假三日。
”一句話,把實(shí)權(quán)、銀子和體面都塞進(jìn)了晉云懷里,足以彰顯她的重視和滿意。
晉云跪接,聲音沉穩(wěn),“臣叩謝天恩,必不負(fù)陛下所托。
”沈昭微微一笑,可那笑意卻未達(dá)眼底。
她的確十分滿意晉云和蘇逸之的表現(xiàn),貪墨一事,嚴(yán)琢心底哪怕多么恨她,表面上的功夫也還是要做到位。
沈昭不知幾次派御林軍抄家,每次她都冷笑著看蛀蟲的府里堆滿了金銀珠寶,亮得晃眼,再看那些蛀蟲哭天搶地,互相甩鍋。
抄家抄出來的錢豐盈了國庫,刮出來的人紛紛進(jìn)了大牢,秋后問斬。
嚴(yán)琢被迫拔掉了不少自己的人,也就是陸衍的助力,她的絆腳石。
蘇逸之和晉云一同返京,仍著素潔的青衫,以一只木簪束發(fā),袖口磨得發(fā)白。
他立在階下,看沈昭拍了拍晉云的肩,也聽清了她的話,卻不羨不妒。
沈昭微微側(cè)首,似才想起蘇逸之仍立著,他青衫微皺,蒼白的指尖無意識摩挲著袖口。
她聲音柔和,像春夜燈雨,但仔細(xì)聽去,卻沒有對晉云那般親近,“蘇愛卿此番功不可沒,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仍照舊,賞黃金百兩,玉帶一條,賜宴一次。
”蘇逸之垂眼一笑,跪地接旨,“臣多謝陛下賞賜。
”沈昭淺棕的瞳色在日影下泛著鎏金般的漣漪,染上些微笑意,“蘇愛卿文采風(fēng)流,朕聽聞你在江南民間聲望頗高。
”她這話說得半真半假,她確實(shí)欣賞蘇逸之的才學(xué),稱贊他的文識。
但此番下江南,他憑著出色的外表和性格在揚(yáng)州城名聲大噪,名聲迅速傳遍各地。
哪怕是一手扶持上來的心腹,也不會有哪個帝王能容忍一個臣子爬到自己頭上,何況是蘇逸之這樣一個可以輕松籠絡(luò)人心的臣子。
蘇逸之直起身,溫潤似水的眸子里漾出一湖春水,“陛下謬贊,臣能有所功就皆依賴于陛下,百姓不過是在借臣頌揚(yáng)陛下。
”答得滴水不漏,無可挑剔。
在百官退散后,蘇逸之為她遞上一封折子,里面是江南恢復(fù)的章程、河工新圖、貪墨余黨的名錄。
厚厚一疊,字如其人,工整飄逸,看得出花費(fèi)心思之多。
沈昭隨手翻了翻,掩去眸中深意,笑了。
沈昭屏退身邊所有人,獨(dú)留蘇逸之,“便箋里的十里荷香,朕記下了,酉時太液池,朕溫酒等你。
”蘇逸之睫羽一顫,唇角彎出清淺的弧度,笑意盈盈,“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