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笛煦點點頭,“隨著效法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地區如同雨后春筍般,建起了各種各樣的違章建筑。”
“當局也曾組織過多次清理行動,但清理速度,似乎還趕不上他們的重建速度。”笛煦苦笑道。
“眼看這個情況愈演愈烈,逐漸不受控制,直到二十多年前,一大批從聯邦叛逃學者來到帕米拉塔,當局想了個很雞賊的辦法,直接在這片棚戶區中,給這些人修建了安置公寓?!?/p>
“同時,順便給周圍的非法住宅,修建了基本的上下水和電力網絡,還挨家挨戶發放了門牌號碼?!?/p>
“從此,這片區域從非法轉為了合法,并且有了新的名字——古樹區?!?/p>
聽到這里,礫巖已經沒法淡定地聽故事了,急切地問道:
“笛煦兄弟,你說的二十多年前叛逃者們,他們還住在這里嗎?”
“情況有點復雜。”笛煦把車速降低了一點,“有一些人不滿當局的安排,想回聯邦,但很快就被抓了起來,一直關到現在?!?/p>
“還有一些人忍氣吞聲,繼續從事科研工作,有些人想辦法搬離了這里,去了一些更好地區居住?!?/p>
“再加上一些意外或者自然死亡的,還住在這里的叛逃學者,已經不多了?!?/p>
礫巖心里一緊,看樣子找人的難度,又要增加不少了。
“前面就是古樹區了。”
隨著笛煦的提醒,礫巖開始打量起這片游走于合法與非法之間的區域。
區域內的路網,顯然沒有經過規劃,寬窄不一,直角彎和斷頭路很多,通行效率肉眼可見的低下。
路大部分沒有硬化,路面上滿是碎石,大大小小的水坑星羅棋布,甚至還有一些當地的小孩在水坑里玩耍,讓司機們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心翼翼的駕駛車輛。
兩側的房屋,大致保持了迪木乃標準的半球形風格,成色上有新有舊,新的仿佛昨天才剛刷好油漆,舊的卻千瘡百孔,一些破洞大到甚至讓人懷疑,里面是否真的可以住人?
笛煦不再和礫巖答話,全神貫注地駕駛著車子,在這片宛如戰后廢墟的地區穿行。
過了10多分鐘,車子在一個荒僻的巷子,靠邊停了下來。
“我們到了?!钡鸯銓Φ[巖道。
礫巖往車窗外看去,面前,是一棟平平無奇的半球形兩層樓房。
房頂上破了幾個不規則的大洞,不知道是隕石的杰作,還是年久失修塌了。
礫巖心里立刻升起不好的預感。
眾人下了車,笛煦再次核對了門牌號碼,確認無誤。
礫巖走上前去,敲了敲門。
敲門聲一直傳到整棟房子,但里面卻沒有一絲回應。
又敲了幾下,還是沒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