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筆
金光漫過櫟陽鎮時,影魅的尖嘯還沒散盡,村民們早縮到了墻根后。張屠戶舉著的扁擔僵在半空,看著那些黑煙鉆進地縫,喉結滾了滾,沒敢再罵。
云層破開的剎那,仙鶴的唳鳴壓過了一切。白衣修士落地時,廣袖掃過的風帶著清冽的草木氣,玉簪上的流光晃得人睜不開眼。他甚至沒看那些地縫,只屈指輕彈,一道瑩白弧線掠過鎮中心——裂開的地面像被無形的手撫平,連最后一絲震動都消弭了。
“地脈已平。”他聲音不高,卻讓每個人都聽得清楚,“只是……根基有耗,恐生變數。”
村民們松了口氣,又提了心。有人往東南山坳挪腳,有人死死盯著自家屋門,沒人說話,也沒人看魏珩。
云鶴子的視線最終落在魏珩身上。他沒靠近,只隔了丈許遠,聲音低得像風:“你體內那物件,倒成了氣候。”
魏珩一怔。硯臺早已融入體內,那瞬間的灼痛后,便再無蹤跡——既摸不到形狀,也覺不出重量,只在呼吸間,能感受到一股溫潤的氣脈跟著流轉,仿佛他的四肢百骸里,本就藏著這樣一塊硯臺。
“感覺不到它在哪了?”云鶴子似笑非笑,“這才是真正的‘融’。你天生靈根殘缺,本與修行無緣,”他指尖虛點魏珩心口,“但這起筆
黑霧在雨里暈開極淡的影子,比夜色更沉,比墨汁更稠。
一陣風從樹洞里鉆出來,帶著股腐朽的氣息,掠過地面時,竟在shi泥上掃出一道歪歪扭扭的筆畫,像“一”,又像未寫完的“字”。
緊接著,一道聲音響了。不高,卻像直接鉆進了地底深處,帶著某種被壓抑了太久的黏滯感,在空無一人的鎮口輕輕回蕩:
“……字,還沒寫完呢。”
雨還在下,打在槐樹葉上,沙沙響,像誰在低頭寫字。而那道剛掃出的筆畫旁,又慢慢滲出了新的墨痕。
雨絲斜斜地織著,把前路泡成一片模糊的灰。魏珩走出約莫半里地,腳下的泥路漸漸硬實起來,竹簍里的錫壺不再磕碰草席,只剩雨打在竹篾上的沙沙聲。
他忽然停住了。
背后的櫟陽鎮像塊被水泡軟的墨錠,輪廓在雨霧里暈開,老槐樹的枝椏是那最濃的一筆。他喉頭動了動,沒回頭,卻先把竹簍卸在路邊,沾著泥的手在衣襟上蹭了蹭——其實蹭不蹭都一樣,早就被雨打shi了。
然后,他緩緩轉過身。
鎮口空無一人,只有雨絲在風里打著旋。張屠戶家的煙囪還在冒煙,王婆的菜地隱約有個彎腰的影子,破廟的斷墻在雨里像道疤……這些東西他看了十幾年,從前只覺得是糊口的地方,此刻卻像被硯臺磨過的墨,濃得化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