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魚莊讓前院的所有人都回去了,后院已早早點起燭火,閣樓高臺,琉璃燈花。
宴客廳設在魚莊的最高處,得意樓三樓。
大桌下設置了個用榫卯制作的會自動轉圈的機關,頂著桌上的琉璃盤。
李奐和李同行也是頭次見到這樣的設置,不免新奇。
李奐坐在主位,葉璟坐他左側,李同行坐在他的右側。
今天上午李奐出現在昌樂縣的風聲在一天之內傳遍鄰縣。
其實這也并不稀奇,因為李奐讓自己的貼身長隨陳墨去益都縣的青州府學打了招呼。
不是用信件,而是派了貼身長隨,打完招呼又不回京師,而是去了昌樂縣。
青州府的知政、知州、學政、縣令早已做好準備。
早上李奐在求知書院甩袖而去的消息一出,眾人便聞風而動,下午就找人尋摸到了魚莊的住處,遞交了信帖。
楊凝也從系統后臺上的消息得知了遞帖子的人的那些身份。
若非她是主,怕是連二樓的位置都輪不到。
三樓是大圓桌,桌面極大,位置寬裕,正設了十五人的椅位。
臨窗還設了幾張椅子,供人閑聊喝茶。
二樓是州府下的官員、學府里的師長、各家來的幾位公子。
一樓是不入流的如江師爺一般的角色,自愿前來為李奐聊表忠心的。
后頭則是腳夫、雜役。
青州府府學院長、青州府知州、知政、學政、州軍正副指揮使、益都縣縣令這便七人了,加李奐三人,楊凝、昌樂縣縣令,一共十二人。
還剩下三座,位置緊張,幸好齊魯之地的各位心中自有論數。
最后青州府喊了一個酒伴子上來,剩下倆位置坐了青州府知州和學政的公子。
點燈開席,二十六列珍饈有序上桌。
眾人先是寒暄客套,再是對葉璟進行一番夸贊,而后痛斥葉家里外人面獸心、如何豬狗不如,最后稍稍點了一下楊凝,夸她心善有福,千湖魚莊的這個名頭,也在此時徹底印入他們心中。
李奐愿意選在此地會客,他們自然能聞弦聲而知雅意。
前場預熱完,便是真正的交際應酬,二樓的人紛紛上來敬酒。
能到這個位置的,皆是千萬人中出頭的人精,第一要務就是先恭維葉璟,再次是李奐、李同行。
楊凝起身,漸漸將位置讓給來敬酒的人。
她的身份、年齡、地位,在這些人眼里,太上不得臺面了。
此時的她無需交際,只要李奐能在這里滿意,所有人都會為了巴結李奐、給她面子。
從下至上走很難,從上至下地俯視,很容易。
葉璟從始至終的都在看著楊凝,他一直在關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