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真師太忍不住道:“她又回心轉(zhuǎn)意了么?”
甄意融方才接道:“不是,談念昔上了青城山,直接砸了七劍門的門匾,說,七劍門乃是兩人所立,如今既然分家,談師祖也不能再叫七劍門。談師祖說也說不過,打也打不過,只好改宗門叫青城派。”
慧英師太冷笑道:“青城派的祖師果然一樣的英明神武。”峨眉幾人也都是面露笑容。
褚博懷心道如此丟人的事他也直言不諱,想必事情也是不假。
甄意融絲毫不以為杵,道:“如此一來,青城峨眉兩家算是徹底結(jié)下了梁子,兩派弟子也愈加不合。只是兩派畢竟一脈相承,門庭可以劃開,這功夫卻還是一路。貴派的‘天秀劍法’與我派的‘青出’劍法到如今也還有幾分相似。”
慧英師太道:“那又如何,你們師祖也不成器,傳下來的東西我看也好不到哪里去。”
慧然師太道:“算了,談空齋畢竟也是師祖兄長,這話也莫要說了。”
甄意融道:“還是慧然掌門明事理。正如掌門所說,過了幾十年,談師祖和談念昔也都老了,畢竟是骨肉相連,一家之人,慢慢都有些后悔。臨終兩人又見了一面,聊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隨后便傳下一張券書。”語速忽然一慢,一字一句道:“言明,后世若是兩派都有意愿,青城、峨眉還可復(fù)歸一家。慧然掌門,我說的這些,可有錯么?”
眾人都是一驚,齊齊去看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仍是神色淡然,道:“不錯,前代掌門也是如此對我說。確有券書一事,并且后代掌門皆有留名。但兩百多年前,此書已經(jīng)遺失,究竟寫了些什么,已無從得知。你說的復(fù)派什么,我可是從未聽聞。”
甄意融笑道:“丟了的東西,自然能找回來。”
這下慧然師太也是神色微變,道:“甄掌門手中有券書?”
甄意融伸手入懷,掏出個玉盒,卻先遞給褚博懷,道:“便請兩位掌門讀一讀。”
褚博懷微微一怔,看向慧然師太,
慧然師太道:“兩位掌門請自便。”
褚博懷點(diǎn)點(diǎn)頭,接過盒子,入手竟是一沉,打開來,是一綢緞包裹的長條,打開綢緞包裹,現(xiàn)出一卷鐵券,乃是鐵片相連成簡,鐵片上刻的有字。
褚博懷展開鐵券,與唐無意同看,只見上書:
字諭峨眉、青城弟子同鑒:
峨眉、青城同出一脈,共尊七劍。持此鐵券者,可相邀并派。若兩派齊心,可復(fù)歸一家。若有異議,持七劍多者可執(zhí)牛耳。
落款乃是談念昔和談空齋兩人。看兩人名字似是以劍尖在鐵片上刻畫而成,筆鋒蒼勁,談念昔的名字更是一氣呵成,如同在紙上書寫無異,功力顯是比談空齋高出一籌。
此后俱是兩派掌門的署名,自還未完,請后面精彩內(nèi)容!
甄意融道:“我也知慧然掌門會有此言,故此這次還帶了四把劍來。”解下腰間佩劍,放在面前。跟著廣玄子、廣元子、廣云子各取一劍,并排而放,看四劍形制長短都是一般無二,葉素心的“搖光劍”赫然也在其中。
慧然師太只知鐵券之事,連鐵券上寫些什么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