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葵到達村委時,村口正搭起臨時展架。
上面掛著“歡迎省文化廳專家組蒞臨指導”的橫幅,一看就是連夜趕工出的成果,布料還帶著折痕,紅底白字在熱烈的風里獵獵作響。
村委大院里熙熙攘攘,許多臉都不熟。
她去以前的辦公室換上一套干凈的白襯衫長褲,剛走進去便被夏崇武從人堆里拖了出來。
“你總算來了!”夏崇武低聲說,朝一旁努了努嘴,“快,先來見見省里這幾位專家,特別是那位戴眼鏡的年輕教授,說是省博來的副研究員,人特別有來頭!”夏日葵循聲望去,只見那人站在最邊上一棵老槐樹下,手里還拿著她當年發表的論文的復印件。
那人身形修長,穿一件深亞麻色的長袖襯衫,袖口挽到手肘,整個人看上去清俊挺拔。
鼻梁上架著一副銀邊眼鏡,鏡片后是一雙極黑極靜的眼睛,目光落在手中的紙頁上,神色專注,不摻雜任何寒暄的敷衍。
像一柄封在鞘里的刀,文質彬彬,但寒意自持。
夏崇武帶她走近,那人這才微微抬頭。
目光與她對上時,有些說不出的壓迫感。
“過獎了,不算特別有來頭。
”男人扶了扶眼鏡,一道尖銳的目光從透明鏡片后直直射出:“不過夏小姐,我倒是特意為了你來的。
”“……咳咳。
”這話搞得夏崇武都接不上來,一旁的夏日葵也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傅寄年。
”“夏日葵。
”兩人還算友好地握了握手,雙手交握在一起時,夏日葵只覺得他的掌心燙得嚇人。
“我讀過你的論文,關于夏川碑林圖騰語素的分類與溯源,你提到一種‘螺旋式空間構型’與方位圖騰的聯動概念。
”他語速極穩,幾乎沒有情緒波動,“這個概念非常有意思,是我目前見過最貼近實際結構的一種猜想。
”夏日葵有些驚訝:“你真的讀過?”“讀了不止一遍。
”他將手里的復印件遞過來,“我在省博主做古代圖騰與民間結構語素的關聯研究。
你這篇文章盡管只是初探,但很多觀點值得深挖。
”“我是省博圖騰文化研究部的副研究員,這次是我主動申請加入考察組的。
”他看著她,語氣一如既往平淡,“主要目的,就是來找你和這片碑林。
”夏日葵一時怔住了,這和她想的完全不一樣。
她原以為這次考察不過是上面的例行公事,沒想到會有一個專門做圖騰結構研究的人深讀了她的論文,甚至親自前來。
這些年關于夏川碑林納入民間文化遺產保護的請示上報后屢次碰壁,原以為是上頭根本不重視,為何現在又如此大動干戈?“我們可以約個時間詳談,”傅寄年補充道,“如果你方便的話。
”“可以的!”夏崇武在一旁樂呵呵地打圓場,“小夏這孩子畢業后就在村里幫忙,對碑林可熟了,帶路、講解一把好手。
”傅寄年微微頷首,眼神從她肩膀上掃過,看向不遠處村委墻邊的宣傳板。
“我注意到這塊碑林的布局有點像一種早期環式編排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