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了我吧
郭勛其人,很不簡單。
他的先祖郭英,自十八歲起便跟隨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戰,據稱還曾親手射殺了陳友諒,最終因戰功封武定侯。
而郭勛在承襲了武定侯之后,先是在“大禮議”中支持嘉靖帝,因此大受恩寵。
接著又親自編撰刊刻《皇明開運輯略武功名世英烈傳》,為其先祖郭英射死陳友諒之功造勢。
最終影響嘉靖帝,為先祖郭英爭得了與徐達、常遇春等六王并列配享朱元璋太廟的殊榮,他自己也成功進了翊國公,加了太師。
自此以一人之力使郭家的地位和權勢達到頂峰,成為了權傾朝野,威福莫比的勛貴世家。
不過鄢懋卿更清楚的是,郭勛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太狂!
進翊國公加太師之后,郭勛簡直狂的沒邊了。
作威作福,網利虐民,光是京師的店舍就多至千余區,為廷臣所惡,御史言官交章論劾。
光是這樣倒也還好,關鍵他在嘉靖帝面前也不知收斂。
據史書記載,嘉靖帝曾給郭勛敕書,命其與兵部尚書一同厘清京師軍役,結果他非但久不領命,面對御史言官彈劾,上疏申辯時還質問嘉靖帝:“有何事,更勞賜敕語?”
這簡直就是廁所里打燈籠。
故而郭勛已經成功登上了嘉靖帝的死亡名單。
如果鄢懋卿沒記錯的話,大概再有六個月,郭勛就要被打入詔獄,論死……
心中想著這些,鄢懋卿的目光移到了劉掌柜身上。
既然嚴世蕃這么發問,那么應該就不會有錯,劉掌柜肯定是郭勛的人。
而他與劉掌柜合作的事,甭管郭勛是否知曉,在外人眼中都等于與郭勛扯上了關系,無非是關系深淺的問題。
這……倒也未必是什么壞事?
那封答卷已經初步發揮作用,連嚴嵩和嚴世蕃都不愿與他產生瓜葛,立刻將他逐出了豫章會館。
如今再與郭勛有了牽扯,等六個月后郭勛被打入詔獄論死時,正好到了結束觀政選官的階段,不是正好受到一些牽連?
這期間唯一需要注意的只有一件事:
那就是一定要把握尺度,絕對不能與郭勛牽扯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