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濃,村里的燈火漸漸熄滅,只剩下零星幾點,在黑暗中閃爍。
沈逸像往常一樣,拿著經書去了書房——那是一間小偏房,里面擺著一張舊書桌,書架上放著幾十本經書,都是他攢了好幾年的錢買的。
姜悅收拾完碗筷,把廚房打掃干凈,看著桌上溫著的一壺水,猶豫了一下。
她記得原主從不管沈逸讀書到多晚,甚至有時沈逸看書到深夜,她還會抱怨燈油費錢。
姜悅端起水壺,倒了一杯溫水,端著往書房走。
書房的門虛掩著,里面透出昏黃的油燈光。
姜悅輕輕推開門,就看到沈逸坐在書桌前,背挺得筆直,手里拿著一支毛筆,眉頭微蹙,似乎在思考什么難題。
油燈的光映在他的臉上,把他的輪廓襯得格外柔和,平日里的疏離感,也淡了幾分。
聽到腳步聲,沈逸抬起頭,看到是姜悅,眼里閃過一絲意外,放下筆問道:“你怎么來了?”
“看你看書這么晚,給你送杯水。”
姜悅把水杯放在書桌一角,離他的經書遠了些,“別總盯著書看,喝口水歇歇,對眼睛好。”
沈逸“嗯”了一聲,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溫水順著喉嚨滑下去,驅散了些許疲憊。
他看著姜悅,想說些什么,卻又不知道該說什么——這半個月來,他對她只有失望和疏離,如今她突然轉變,他竟有些不適應。
姜悅沒立刻走,目光落在沈逸攤開的經書上,書頁已經泛黃,上面寫記了密密麻麻的批注。
她湊近看了看,是一本《論語》,沈逸正對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批注,眉頭還皺著。
“這書很難懂吧?”姜悅輕聲問道。
她前世在大學時讀過《論語》,有些了解。
沈逸愣了一下,沒想到她會關注自已看的書,點了點頭:“有些章節的注釋太晦澀,總覺得理解得不夠透徹。”
姜悅指著那句“學而時習之”,笑著說:“我以前也看過一點,其實這句話,除了‘學習后經常復習’的意思,或許還可以理解成‘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中’。你看后面的‘有朋自遠方來’,若是能把學問用在實處,自然會有志通道合的人來相交,不也很快樂嗎?”
沈逸猛地抬起頭,眼里記是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