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哈哈大笑,心里飛快地盤算:
硝石一百四十文一斤(下次一百三十文),一斤硝石溶液能凍不少冰(看銅盆水量);
井水免費(fèi);
酸梅湯原料便宜,糖霜用量少,一桶成本頂多二三十文。
一杯賣五文!大有賺頭!
“小福!招牌呢?”
小福捧來木板,上面用木炭歪歪扭扭畫了幾塊勉強(qiáng)能認(rèn)出是冰塊的疙瘩。
“好!抽象派!有特色!”李恪睜眼說瞎話地表揚(yáng),“小祿,去找找有沒有便宜小推車或舊門板!小福、春桃,把碎冰用厚布包好塞木桶,周圍塞滿稻草保溫!下午西市開張!一杯‘李氏透心涼’,五文錢!”
“五文?!”小祿驚呼,“一碗素面才三文!”
“你懂啥!夏天的冰,獨(dú)一份!五文童叟無欺!趕緊準(zhǔn)備!”
午后,日頭正毒。
李恪扛著一塊不知哪兒淘換來的舊門板當(dāng)攤桌。小祿小福推著吱呀作響的破木板車,車上放著裹得嚴(yán)實(shí)的冰桶、酸梅湯罐、一摞粗陶碗和那塊“抽象派”招牌。
李恪哼著不成調(diào)的古怪小曲,引得路人側(cè)目。
在坊門人流密集處支好攤,李恪扯開嗓子吆喝:“開張大吉!‘李氏透心涼’!消暑神器!五文一碗!冰涼透心!不涼不要錢!”
幾個(gè)汗流浹背的力夫被吸引過來:
“‘透心涼’?啥玩意兒?”
“真有冰?大夏天的,糊弄人吧?”
“五文?比湃果子還貴?”
李恪嘿嘿一笑,猛地掀開冰桶蓋子,一股寒氣“呼”地冒出。他抄起木勺,舀起滿滿一勺晶瑩剔透的碎冰,“嘩啦”倒進(jìn)粗陶碗,再澆上濃稠酸甜的酸梅湯!
“滋啦——!”
濃郁的白霧升騰而起,碗壁瞬間掛滿水珠!
就在這時(shí),幾個(gè)穿著青色圓領(lǐng)窄袖袍、頭戴幞頭、腰帶上掛著一串木牌(身份牌)的市署小吏,分開人群,徑直擠到攤子前。為首一個(gè)面色嚴(yán)肅,手指“篤篤篤”地敲在門板攤桌上:
“喂!新來的!懂不懂規(guī)矩?擺攤登記了嗎?交稅了嗎?你這招牌畫的什么鬼畫符!不合規(guī)!先把今日的攤位稅、商稅交了!十文錢!麻利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