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項之外的戲比獎項本身更有意思——今年金焰獎度過了一個慘淡的頒獎典禮后,組委會的兩位核心成員把柳任農給告了。
雖然兩人告得小心翼翼,還是在柳任農退圈近一年后才告的,卻依舊引起了注意。
柳任農在電影圈如日中天的時候,這兩人與柳任農合作,著實賺到了數目不菲的金錢,可柳任農退圈之后,原有的模式行不通了,不僅如此,柳任農還在最后關頭坑了兩人一把,債轉移到兩人頭上,利潤則被他全部抽走了。
陸煦歡快地吃瓜看戲,順便感慨:“柳任農確實是個商業奇才啊!”
從陸煦聽說柳任農這個名字開始,他就沒見對方吃過一次虧,從來都是他占別人的便宜、坑人,不管是和他一起合伙騙票房的,還是合伙坑獎項的,到最后都會吃柳任農的虧。
“你等著看吧,這些成天算計別人的,總有一天會栽個大跟頭,這個跟頭一栽,他想起來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陸煦深深懷疑,自家經紀人可能是烏鴉轉世,這張嘴說好消息未必準,一說壞消息,那是絕對的靈光。
陸煦只知道柳任農折騰去海外拍電影了,在海外繼續搞電影事業自然不如在國內舒服,在國內幾乎人人都捧著他,尊他為大導,大牌演員們爭著和他合作,誰也不敢對他不客氣。
可到了國外,幾乎沒人在乎他是誰,誰都不認得他。
陸煦只以為柳任農會過得不太舒服,結果不久之后,他就在財經新聞上看到了某海外公司涉嫌詐騙,國內的電影投資人被騙得血本無歸的消息。
那正是柳任農參與投資、執導的劇組合作的海外公司。
在國內的時候,柳任農只要專心拍片就足夠,可去了海外的話,他想拿導演的權限,就必須掏錢,絲毫不付出是不可能的。
216
不看后悔
陸煦唯一感到好奇的是,柳任農究竟賺了多少錢?
能上財經新聞的話,意味著柳任農被騙走的錢絕對是一筆天文數字,新聞報道里說是10位數的美金,但被騙的不止柳任農一個人。
如果柳任農被騙走的資金占據其中的十分之一,陸煦也不得不感慨錢真好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