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同學(xué)是好奇,許多福的功課一下子抓住了他們好奇心。
他們確實(shí)只知道巫州王,不知道巫州。
“巫州在盛都以北,正北方向,很偏遠(yuǎn),有山體密林,土地多是碎石混著雜草植被。”許多福下巴壓著手抄報(bào)一頭,一邊比劃,“我們現(xiàn)在從盛都往北,車馬前行,大概走兩個月到了巫州。”
嚴(yán)太傅看到許多福皺巴巴的紙張上幾處山水筆墨,顯然不是出自許多福之手,旁邊畫的樹杈,應(yīng)當(dāng)是樹杈吧,這才是許多福畫的……
圣上愛子,慈父之心。
“十二年前的巫州,是個初冬,巫州冬日漫長,有足足兩個多月,其中下雪能下一個月,街頭上有個小乞兒,他是被拐的或是走丟的,他也不清楚……”
殿外王圓圓站直了,沒想到小多福開篇先講的他,聽著聽著眼眶有些紅……
許多福講的故事很簡單,從王伴伴的身份開始說,講那時候巫州百姓過的什么日子,王伴伴沒多說苦日子,但是昨晚阿爹和皇帝爹喝多了提起來了。
他沒說政治陰謀,就是從百姓的吃穿住三方面說的。
“冬日取暖有碳,木炭一秤五十銅板,煤炭一秤八十銅板,要是再上好的煤炭,不起煙的更貴。大家肯定要說,才五十銅板有什么貴的?”
一秤十五六斤左右。
“巫州百姓,家里還有田地的,一家六口人穿衣買布、吃鹽,一年開支花銷大約一兩銀子,有的省一些半兩也夠了。”
“但是到了冬日,百姓們得買木炭,巫州冬日長,最嚴(yán)寒的時候瓦片能凍裂開,百姓買炭取暖,每日燒木炭也不會天天點(diǎn)著,只有冷的受不住時才點(diǎn)碳取暖。”
“光是冬日取暖活下去,一個月起碼要花半兩銀子。”
百姓平日里省吃儉用,但是到了冬日性命攸關(guān),只能咬咬牙花錢買木炭。
“平日里做飯生火可撿柴火,或是買干柴,干柴便宜,或是地里麥子草桿生火,但到了冬日,木炭木柴都有人守著專門賣出。”
那會地頭蛇靠這個獲利的。
在座的同學(xué)有的聽得不耐煩,什么一秤木炭煤炭,才幾十個銅板,許多福就拿到這里說,真是窮酸,聽說他爹撿來的流民乞兒,難怪愛說這些。
骨子里就是不入流的低賤之人。
自然也有些同學(xué)覺得有趣,因?yàn)闆]聽聞過見聞過這些底下百姓生活,就當(dāng)個樂子聽聽。也有人聽得入神了幾分,看向許多福目光也認(rèn)真。
嚴(yán)懷津便很認(rèn)真,板正的小臉在思考。
他隨叔父一路到盛都,吃穿用度不比家中,林叔總說辛苦四少爺了,旅途勞累,可如今聽許多福講,他一路走來不算艱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