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選手速度好慢,人家進度快的蝦餃已經包上了,慢點兒的也開始拍皮了,這個還在做蝦餃餡,一看就是刀工不行,時間都浪費在了切肉丁和筍丁上。
又看到這個選手把餡料放到了一邊,急哄哄地去燙面,岑錦文微微搖頭,蝦的膠質沒完全打出來,蝦餃就已經失敗一半了。寧可進度慢一點,也不能操之過急,因小失大,比賽又不限時。
再看另一個,一板一眼,不錯,就是中規中矩沒什么看點,下一個。
大光幕調到了邢高杰,專業評委認識邢高杰,大眾評委不認識,看了一會才回憶起來,這是那個不怕燙手的大叔。嗯,包的也挺熟練的,下一個。
邢高杰渾然不知自己媚眼拋給了瞎子看。
這時,盯著攝像頭的工作人員連忙提醒控制光幕的同事:“切南荼。”
不是剛用了一大段時間專門看她包蝦餃嗎?這才一會兒又要切回去?難道是吃了人家的蘿卜絲餅幫忙拉好感。
負責切換大光幕視角的工作人員需要秉持公正的態度,不只是為了紀錄片拍攝。
除了菜品的味道,評委還會傾向于投票給自己更熟悉的選手。選手獲得的關注度越多,得到評委票數的幾率也會變高,除非真的有值得關注的地方,否則個人的大鏡頭不宜過多。
但只看了一眼,工作人員就果斷切了畫面。
只見南荼的蝦餃制作已經到了尾聲,還剩下最后三個。
還是十二褶,還是那么行云流水的美感,只不過最后收口時,南荼把收口處的一小點面團捏長,從中間一分兩半,又把蝦餃整只翻過來輕壓在這一分為二的面團上。
重新把蝦餃擺正,南荼的筷尖探過去,將一枚橙紅的魚籽點在蝦餃尖端。
一個活靈活現的兔子赫然出現在眾人面前。
兔兔蝦餃!
它有著長長的耳朵,一直貼到拱起的脊背上,全身的顏色是如雪的白,一點橙紅的眼睛炯炯有神,圓滾滾的身體蹲踞在臺面上,整個線條流暢圓潤,看起來憨態可掬。
a
href="
"
title="挽星霜"tart="_bnk"挽星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