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話,在這場戰爭里,他們就可以達成這個目標,沒那么好運的話,耗盡他們的一生,恐怕都無法做到。這可能會是一代機器人的事,也可能會是一代又一代機器人的事。
“我們不想真正建立組織,是因為不愿意從‘普通機器人’成為‘高層’,不愿意接受更高的權力,但沒有更高的權力,我們就做不到更高的事。地基在一層一層往上打,打得多了,終究會成為高層?!?/p>
“沒有組織,成不了事,組織沒有武力,也成不了事?!?/p>
“想改變土壤,想建立全新制度,就需要一定程度的洗牌,我們無法避免,只能選擇溫和的手段進行。”
“我們可以有領導者,但不能有當權者。”
“我們坐在這里,反抗這場戰爭,不是為了自己在亂世里翻身為王,從底層一躍成為特權階級,住高樓,配保鏢,享受榮華富貴,而是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新生。”
“如果只是用頭頂換個主人這么簡單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那根本上的問題就仍沒有被解決,這只火藥桶仍在這里,安靜不了多久,就會再次baozha?!?/p>
“這需要深思熟慮?!?/p>
“……”
數十名機器人,在連續幾場通宵達旦的會議后,終于建立起了一個名為“新生”的組織。
黎漸川和寧準齊齊放棄了領導位置,將其轉給了本土機器人。
“我可以說自己是一個優秀的戰士,0101是一個優秀的智囊,但我們都稱不上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這里從來都不缺少充滿智慧的、擁有遠瞻的、真正能扎根在泥土里的領導者?!?/p>
面對許多追隨者的疑問,黎漸川回答道:“我和0101不是這樣的機器人,在走的,也并不是這條路。”
事實證明,他和寧準的選擇是對的。
“新生”正式建立后,從底層發展,飛速壯大,第四年時,就有了能和東大陸正規軍掰手腕的實力。
它幾乎從不點燃炮火,也幾乎從不強硬地占領任何一個地區,但它就像是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一般,落在哪片干涸的大地上,哪片大地就要煥發生機,迎來新生。
東西大陸拉鋸戰前前后后共延續了十五年。
這十五年間,眾多政權如雨后春筍般冒出,又因各種各樣的原因,逐一走向滅亡。
在第十六年的時候,“新生”占領東大陸,主動停戰議和。東大陸殘部退居群島,被不知名勢力收編。
相隔不過幾個月,以南極為據點,侵吞了小半個西大陸的“野火”獨立為國,與西大陸議和。
同時,西大陸政局動蕩,高層幾乎被全部清洗,戰爭機器人也被集中銷毀,最終執政官凱撒上臺,接受“新生”與“野火”的議和。
這似乎達成了黎漸川和寧準想要的結果,也好像還差得很遠很遠。